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

8月最新降价榜出炉:燃油车迎来大降价,最高降50%,合资车成重灾区

奔驰A级、捷豹XEL、揽胜极光,三款车直接打五折。

你没看错,不是清库存,不是展车甩卖,而是终端市场实实在在的落地价。我上个月试驾的一台奔驰A200L,指导价26万+,销售小哥轻飘飘一句:“全款落地15万出头,还能谈。”我当场愣住——这哪是豪华车,简直是“豪华平替”大甩卖。而这样的价格风暴,正席卷整个燃油车市场。

据懂车帝发布的8月最新燃油车降价榜,超过80款车型降幅突破30%,其中合资品牌成了“重灾区”,前10名降幅最大的车型中,合资占了9款。这不是简单的促销,而是一场由市场倒逼的“价格革命”。7月刚过,车企就坐不住了,燃油车的“底裤”正在被一条条掀开。

为什么降价?不是“反内卷”了吗?

7月,各大车企高喊“反内卷”,价格集体上调,省补退坡,消费者瞬间进入观望模式。6月冲量后的销量断崖式下跌,让车企压力山大。燃油车市场首当其冲——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比亚迪、特斯拉、新势力们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合资品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于是,7月刚结束,8月就开始“真香”打折。我一个在4S店做销售的朋友私下跟我说:“现在不是比谁技术好,是比谁先扛不住。”他店里一台大众朗逸,原本优惠2万,现在直接挂出3.7万的让利,降幅高达37%,入门版裸车价不到9万。他说:“再不降价,展厅都快没人来了。”

豪华车“跳水”,合资品牌“割肉求生”

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有驾

最让我震撼的,是豪华品牌的“自降身段”。奔驰A级、捷豹XEL、揽胜极光,三款车降幅高达50%,终端让利超12万。我试驾过捷豹XEL,2.0T高功率版,指导价30万+,现在裸车不到15万。这车开起来什么感受?底盘扎实,转向精准,声浪迷人,250马力推2吨不到的车身,动力随叫随到。但问题也明显——车机卡顿,内饰塑料感强,品牌力早已不在一线梯队。

为什么豪华车反而降得最狠?

因为它们的“品牌溢价”最高,降价空间也最大。消费者买豪华车,图的是面子和品牌价值。可当BBA都开始打五折,谁还愿意为“标”多花10万?品牌溢价崩塌,价格体系也就跟着塌了。

再看日系三剑客:轩逸、雅阁、皓影。轩逸最高降41%,6万出头就能拿下;雅阁降幅38%,入门版裸车价跌破12万,落地13万多。我上个月陪朋友试驾雅阁,1.5T+CVT,动力平顺,油耗低,空间大,接近5米的B级车卖A级车的价格,你说香不香?

但问题来了:这么便宜,质量会不会缩水?

我查了中保研的碰撞测试,雅阁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中拿的是G(优秀),轩逸虽然没测,但日产的CMF平台本身就有不错的吸能设计。所以,降价不等于减配,至少在安全结构上,主流车企还是守住底线的。

国产车呢?逸动杀进前十,但格局未变

唯一杀进降价榜前十的国产车是长安逸动,降幅高达45%,终端让利最高3.3万。我开过朋友的逸动PLUS,1.4T蓝鲸发动机,160马力,匹配7速双离合,动力响应快,底盘调校偏舒适,适合家用。内饰用料在同价位里也算厚道,10.25英寸双联屏看着挺高级。

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有驾

但说实话,逸动的降价,更多是为了清库存、冲销量。长安现在主推的是UNI系列和深蓝新能源,逸动这类老将,必须靠价格换市场。而像哈弗H6,终端优惠也达4万,但相比合资对手,H6的保值率还是硬伤。我朋友三年前买的H6,去年卖二手,价格连指导价一半都不到。

合资车为何成“重灾区”?

我们来算笔账。一台雅阁,指导价17万,优惠5万,裸车12万。一台比亚迪汉,起售价18万,没优惠,但它是新能源,电耗低,保养便宜。三年下来,汉的使用成本可能比雅阁还低。

合资车的困境就在这儿:产品力没大问题,但技术迭代慢,智能化落后,新能源布局迟缓。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不再为“三大件”买单,而是看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能耗成本。

我试驾过奥迪A4L,35万的车,现在优惠8万,落地27万。quattro四驱、2.0T动力、内饰做工都没得说。但车机还是MMI系统,反应慢,功能少,连个像样的语音助手都没有。而同价位的蔚来ET5,标配NOP领航辅助、AR-HUD、女王副驾,体验完全是两个时代。

所以,合资车降价,是“技术落后的代价”。你降再多,消费者还是会问:为什么不买更智能、更省钱的新能源?

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查,问大家:“如果现在买燃油车,最担心什么?”

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有驾

一位老哥说:“我刚提了轩逸,6.8万裸车,便宜是便宜,但加油站旁边那股味儿,闻一次后悔一次。”

另一位说:“我雅阁开了五年,油耗确实低,但每次OTA升级,我都羡慕隔壁特斯拉车主。”

还有人直言:“现在买燃油车,就像2010年买诺基亚——能用,但知道迟早要被淘汰。”

这些声音,不是危言耸听。燃油车的“残值焦虑”正在加剧。你今天花12万买雅阁,三年后可能只值6万;而一台Model 3,三年后还能卖15万以上。

横向对比:雅阁 vs 比亚迪汉 vs 天籁

我们拿三台B级车对比:

车型 指导价(万) 终端优惠 动力形式 智能化水平 三年保值率(预估)

雅阁 17.98起 -5万 燃油 一般 55%左右

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有驾

比亚迪汉 18.98起 无 插混/纯电 高 65%以上

天籁 17.98起 -4.5万 燃油 较低 50%左右

结论很明显:如果你追求低使用成本、高智能化,汉是首选;如果你看重舒适性、沙发“大”,天籁不错;但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要大空间、低故障率,雅阁依然是“稳妥之选”。

但别忘了,汉的馈电油耗也就5L/100km,和雅阁差不多。那你还愿意为“油车情怀”买单吗?

未来怎么看?燃油车会消失吗?

我的判断是:不会消失,但会边缘化。

燃油车的优势依然存在:补能快、无续航焦虑、二手车体系成熟。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长途出行场景,燃油车仍有不可替代性。

8月降价榜出炉:燃油车大幅让利,合资车型降幅达50%-有驾

但趋势也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