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率从90%跌至5%!中国摩托车溃败越南,丢了市场也丢了人心

说起咱们的“中国制造”,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觉得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

可就是这么一个金字招牌,在咱们的邻国越南,却经历了一场让人至今都感到惋ăpadă的惨败。

最近,一位越南网友在网上发了这么一句话:“我宁愿花两万块钱买日本摩托车,也不愿意花一千块买中国摩托车”,没想到获得了几万个点赞。

占有率从90%跌至5%!中国摩托车溃败越南,丢了市场也丢了人心-有驾

这背后,是一个曾经占据越南市场百分之九十份额的中国产业,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全军覆没,市场份额暴跌到不足百分之五的沉痛故事。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末,大概是1999年前后,越南的经济正在起步,老百姓的出行主要就靠摩托车,整个国家都像是在摩托车的轮子上飞驰,所以越南也被形象地称为“摩托车上的国度”。

当时,越南的摩托车市场几乎是日本品牌的天下,像本田、雅马哈这些牌子,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市场。

日本车质量好,这是公认的,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贵。

一辆普通的弯梁车,动辄就要两千多美元,这对于当时收入还不高的越南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就在这个时候,咱们中国的摩托车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凭借着国内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再加上和越南地缘相近带来的运输便利,中国摩托车的成本被压得非常低。

当这些挂着中国品牌的摩托车进入越南市场时,它们带来了一个谁也无法拒绝的“杀手锏”——价格。

同样款式的车,日本品牌卖两千一百美元,我们的车直接标价一千到一千二百美元,价格几乎便宜了一半。

这个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越南老百姓一看,性能差不多,外观也挺时髦,价格却便宜这么多,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于是,一股抢购中国摩托车的风潮席卷了整个越南。

占有率从90%跌至5%!中国摩托车溃败越南,丢了市场也丢了人心-有驾

很多人甚至把自己家里还在骑的日本车,以卖废铁的价格处理掉,然后换上一辆崭新的中国摩托。

场面一度非常火爆,从1999年到2002年,仅仅三年时间,中国摩托车就以风卷残云之势,硬生生从日本人手里抢走了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彻底改写了越南摩托车市场的格局。

2002年,我们对越南的摩托车整车出口额更是达到了3.2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按理说,打下了这么大一片江山,接下来就应该好好经营,稳固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把这个胜利果实牢牢握在手里。

可谁也没想到,击垮中国摩托车的,不是强大的日本对手,反而是我们自己。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一些企业开始飘了,他们没有选择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反而是把枪口对准了自家的同胞。

一场惨烈到近乎“自杀”的内部价格战,毫无征兆地打响了。

你卖一千美元,我就敢卖八百;他卖八百,那我就直接降到六百。

这场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到最后,一辆摩托车的出厂价甚至被压到了匪夷所思的17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一千多块钱。

卖一辆车,工厂的利润摊下来只有区区三十块人民币。

三十块钱的利润,能干什么?

连投入最基本的技术改良和设备更新都不够,更别提什么长远的研发和创新了。

占有率从90%跌至5%!中国摩托车溃败越南,丢了市场也丢了人心-有驾

企业要生存,唯一的出路就只剩下在成本上做文章,说白了,就是偷工减料。

原本应该用加厚钢材的车架,换成了薄钢板;发动机里的核心零件,用廉价的替代品;车身上的塑料外壳,用的是最差的回收料。

这么一来,成本是降下来了,可产品的质量也跟着一落千丈。

曾经那个“物美价廉”的中国摩托,在越南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迅速滑向了“廉价劣质”的深渊。

就在我们自己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我们挤到墙角的日本企业,却冷静地选择了另一条路。

他们没有跟风降价,而是咬紧牙关,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上。

他们不断改进发动机技术,推出更省油、更环保的新车型。

比如,他们研发的自动启停系统,能在摩托车短暂停下时自动熄火,启动时又瞬间点燃,光这一项技术就能节省百分之七的燃油,还大大降低了噪音。

很快,越南的老百姓就从实际使用中感受到了天壤之别。

当初图便宜买的中国摩托车,骑个两三年就毛病不断,不是这里漏油就是那里异响,最后变成一堆废铁。

而那些当初咬牙多花钱买的日本摩托车,骑上十年八年都依然性能稳定,除了正常的保养,基本不用大修。

人心是一杆秤,产品的优劣,消费者心里最清楚。

占有率从90%跌至5%!中国摩托车溃败越南,丢了市场也丢了人心-有驾

慢慢地,越南市场的风向彻底变了。

“中国摩托车便宜但不耐用,还危险”、“宁愿多花点钱买个安心,买辆质量好的日本车”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口碑一旦崩塌,就如山倒。

之前抛弃日本车的消费者,又开始重新拥抱日本品牌。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日本摩托车就轻松地夺回了曾经失去的市场,市占率重新回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而我们的中国摩托车,则兵败如山倒,市场份额断崖式下跌,最后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五的残羹冷饭,在最低端的市场里苟延残喘。

这场发生在东南亚的商战,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它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是走不远的。

低价或许能敲开一扇市场的大门,但真正能让你站稳脚跟,赢得尊重的,永远是过硬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从这次惨痛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你看我们的C919大飞机,正是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核心技术,才终于成功飞上蓝天,从波音和空客的垄断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赢得了全世界的订单和尊重。

还有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高铁、智能手机等领域,我们同样是靠着持续的科技创新,才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追求卓越的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