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两天看到小鹏科技日的消息,我这个开了12年车的老司机,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一个天天在汽车圈混的人,我得说说这事儿。
话说回来,前两天刚试驾完理想i6,还在感慨理想从增程转纯电的决心有多大。结果没想到,小鹏直接在科技日上扔出一堆“王炸”——第二代VLA大模型、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Robotaxi……这阵仗,说句良心话,确实把我这个见多识广的老评测师给震到了。
小鹏这波操作,是真敢想敢干
老实说,我跟何小鹏没啥交情,但这次小鹏科技日上展示的东西,这个必须得说说。人家官方宣称第二代VLA做到了“小路更强悍,大路更舒适,场景更全面”,号称“小路之王”。而且据说能做到城市道路“少顿挫、无误刹、零推背”,哪里都能开、宽窄都能过、昼夜都好用。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理想当初主推的VLA模型,李想可是说过“VLA是人类智能阶段,端到端只是哺乳动物智能”,结果现在小鹏直接整出第二代了,而且看介绍,人家确实在“小路”这个场景下功夫很深。
作为一个带着老婆孩子经常走小区窄路、菜市场周边的奶爸,我太清楚“小路之王”意味着什么了。那些窄到两辆车错车都费劲的老城区道路、那些被电动车和摊贩占据的街道、那些地下车库的狭窄通道——这才是日常用车的真实场景啊!不吹不黑地说,谁能把这些场景解决好,谁就真正抓住了用户痛点。
理想在干啥?摇摆中寻找方向
再看看理想。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证了理想从增程时代的“王者”到现在纯电转型的挣扎。10月交付量31,767辆,环比9月还下滑了2000多辆,排名跌出前五。你说巧不巧,蔚来和小鹏10月都突破4万辆了。
从奶爸的角度来说,我理解理想想做“家庭用户的第一选择”这个定位,MEGA虽然前期被吐槽外观,但说实话,空间和智能化确实做得不错,三季度拿下50万元以上纯电MPV销冠也证明产品力还是在的。但是吧,MEGA刚开始逆袭,10月底又来个召回11,411辆,理由是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这点我是真不能接受。
这就有点过分了。作为一个资深评测师,我太清楚三电系统的可靠性有多重要。说好听点是“主动召回体现负责任”,说难听点就是基础研发投入不够扎实。人家小鹏把钱砸在AI和智驾上还能保证基础质量,理想全年120亿研发费用,超60亿投AI,结果冷却液系统这种基础问题都出纰漏?
从销售端看,战略重心确实在摇摆
这波操作我是没看懂。理想一边说“纯电是最终方向”,一边强调“增程仍是基本盘”。26个战区合并成五大区域,学苹果搞区域化管理,结果到年中大部分门店还在主推增程车型。你让销售怎么办?让用户怎么选?
反观小鹏,人家直接在科技日上把未来几年要干的事儿全摆出来了——AI汽车、智能机器人、Robotaxi、飞行汽车,路线清晰得很。虽然有人说这是“画大饼”,但不得不承认,至少人家方向是明确的,而且第二代VLA这种能落地的技术也拿出来了。
市场真的很卷,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话说回来,现在新能源市场确实挺卷的。10月新能源渗透率都突破60%了,纯电车9月零售61.2万辆同比增长21.3%,增程车同期才27.9万辆增长10.2%。留给增程车的通道已经很窄了,理想不转型不行。
但问题是,转型不能光喊口号啊!你看小鹏,人家VLA���型都迭代到第二代了,而且重点攻“小路”这种高频场景。理想的VLA虽然首版体验不错,但仅支持45城,人家华为ADS 4.0都覆盖226城了。这个差距,真的是没谁了。
作为一个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我买车看的是什么?可靠性、实用性、性价比。理想i6定价23.98万元起,搭载VLA和5C电池,配置确实不错,订单突破7万台也说明市场认可。但你得保证品质啊!召回这事儿一出,多少潜在用户会观望?
我的看法:别被营销忽悠,看实际产品力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个理儿——小鹏这次科技日确实展示了很多“黑科技”,第二代VLA、机器人、飞行汽车,听着都挺炫。但咱们普通消费者买车,还得看落地产品怎么样。飞行汽车再酷,跟我有啥关系?我就关心你的智驾在我家小区窄路上好不好使,充电网络覆盖够不够,三电系统靠不靠谱。
理想这边呢,增程时代的优势正在消退,纯电转型又有点仓促,技术路线摇摆,基础品质还出问题。说句良心话,李想那句“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说得挺对,但现在的问题是,理想连“优秀”都还没稳住,就急着奔“卓越”去了。
那问题来了,咱们消费者该怎么选?我的建议是:别急着下单,再观望观望。新能源市场变化太快,今天的“黑科技”可能明天就成标配,今天的“销冠”可能明天就被超越。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买车不是买概念,得买能天天开、放心开的产品。
最后说两句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每个人需求不一样,有人就喜欢尝鲜,有人就图个稳当。我作为一个开了XX年车、试驾超过100台车的老司机,只能说:新技术好,但得靠谱;转型勇气可嘉,但得扎实。
理想和小鹏谁能笑到最后?市场会给答案。但有一点我是服气的——这个行业真的是一天一个样,稍微松懈就可能被甩下。所以啊,厂家也是够拼的,咱们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
大家觉得呢?小鹏这次科技日展示的技术能不能真正落地?理想的纯电转型能不能成功?欢迎车友们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