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还没关上,老爸就已经打开了他的户外烧烤架。后排座椅刚放倒,老妈和老妹便开始把刚从菜市场拎来的瓜果冷饮塞进隐蔽的各种储物格。烈日炙烤着车身,我这刚提不久的零跑B10 510激光雷达版在周末家族出游现场,第一次被“满员压力”实测:四个成年人外加一堆杂七杂八,居然全员入座后各自舒展,连我那有点幽闭恐惧症的老爸都只“嗯”了一下——这在家用车评测体系里差不多能打五星了。要是十几年前,我还得在超市停车场跪求油价降点烧烤不心疼,如今倒有点“有电万事足”的味儿。
说起来,我也曾和身边的“打工人”小伙伴做过这样的选择题:十万出头,是多加点钱上更高配置?还是死守预算选个样子货?既要马儿好,也要马儿不吃草的念头,通常被老前辈揶揄成“买车就是三角形,想不取舍办不到”。而零跑B10有点不讲武德——直接把激光雷达、高通双芯片、超长续航和大空间丢进不足11万的清单,还加上一副“别跟我谈妥协”的样子。讲真,谁家预算紧还不心动?
车是机器,也是故事的载体。从我的视角,一辆十万级别的新能源纯电SUV,首先就是个过日子的家伙。它最好低调一点,不要上一百米外就被人认出来(别人欠我钱太多)。零跑B10的外观,属于那种“初瞅不惊艳,越看越耐看”的角色。LED贯穿式尾灯、三段式前脸、隐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圈,都是近年新能源车常见的“新衣服”,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还悄咪咪藏进车顶,星夜蓝或曦露紫的漆面不算张扬,但夜里路灯一打,有点子“高级的神秘感”。——不搔首弄姿,倒挺耐琢磨。
内饰倒是一上车就把我这个“用鼠标写代码出身”撸直了狗眼。14.6英寸2.5K悬浮大屏、8.8英寸仪表、高通8295芯片加持的车机响应,坐进来就是一股“快捷小宇宙”既视感。萝蔓紫软包、竹炭纤维连副驾前置魔术拓展孔(那是女朋友DIY垃圾桶命根子),母婴级材料连老爸的哮喘都拍手叫好。空调出风5分钟从50度砍到26度,三伏天我午休直接“贵妃躺椅”搞个醒脑儿。这车软硬通吃,偶尔让我有点担心——以后开惯了,再去同级别别家车,是不是会像习惯了外卖就懒得下厨?
说到续航,那是新能源买家心头老大难。510公里CLTC,上下班家用几乎两周一充,偶尔拉家人长途,下来还能省点。高压快充30-80%只要19分钟,再没了“门口排着队抢充电桩”焦虑症。动力也称得上“有劲”:160kW单电机、6.8秒破百,不是街道王者,家用绝不窝囊。剩下的一切实际体验,最后都归结为一句实用主义语录:够用且省心,才是硬道理。
很多配置放在同级别——准确说,哪怕在十五万级别都跟张宗昌的三不沾一样:你别想全有。我查查配表又亲自折腾下来,零跑B10全系高配,都不带抠门儿的:8295芯片+8650智驾芯片双联、128线激光雷达、城区/高速领航NOP、APA泊车、AEB紧急制动、L2++级驾驶辅助统统都有。城市城区NOA自动驾驶功能、可期的后驱漂移模式、爆胎稳定控制(好多百万级豪车上才有),说实话,这是一种“过分宠粉”的安排。卖11万,做30万事情,你要我说这是厂家良心,那对不起,我职业病犯了:一定得加一句,零跑的工程师是真的怕用户挑刺。全车79%高强钢、28%热成型钢,扭转刚度36300Nm/deg——数据好听,但一般人可能只关心:“真撞出事儿,我能保命就行”。但业内人都知道,安全这种事,真值钱。
当然,吹得天花乱坠不是我的风格。优点有,毛病肯定也藏着。不信你去“车友群”逛一圈,总有老哥提副驾没通风、部分配置锁在高配版本、个别城市充电桩资源还紧张。再说那种“永远免费OTA”的承诺,在智能车行业——能用多久、不断进化到哪一站,也是个“玄学”问题。智能驾驶永远要人类兜底,那些把责任丢给机器的用户,我劝你别想躺平,毕竟开开外挂失神是车不是网游。
老司机们常说,买电车就是“用新科技赌明天”。对于刚拿第一年工资、要兼顾贷款、孝顺父母、谈恋爱还要请假追妹的年轻人,零跑B10抛出的是一种——可以“全都要”的幻觉。但普通家庭预算有限,希望的,恰恰是少花点钱,体验多一点不讲理的配置,哪怕未来几年新车层出不穷、技术又有井喷。零跑B10抓住了笋——十万块钱给人实打实的科技感和安全感,让人开着不是妥协反而觉得“能炫耀”。你说这算不算“性价比”新定义?说到底,谁还不是为省心和理想做选择题,那些不用做选择的日子,不过是一家厂、一个时代、还有一点小幸运罢了。
window砰地合上,我踩下加速踏板,看着家人嬉笑着在天幕下摆pose,心想——在中国汽车市场,技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到我们买得起的价位。比起那些肤浅的“堆料”,更打动我的,反倒是零跑B10这种“明目张胆的实诚”。如果将来有一天,连六边形战士都成了消费底线,那么,又会是谁来重新划定“什么才够用”,什么才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呢?这就留给下一个补贴、下一个热点、下一个敢于“不做选择题”的工程师和消费者继续解答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