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

你知道吗?去年中国市场上,雷凌的销量大约在24万左右(估算,体感)。我记得我那天偶然在小区门口碰到一对年轻夫妻,男的看着车说:这车还挺猛的,买得起,油也不贵。女的笑笑,点了点头。能有这种直观感受的用户,哪里还会去细究后面复杂的参数,但他们的确是最真实的反馈。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有驾

我自己也在反复琢磨,雷凌这次加长,尺寸直接突破4.7米大关(4700+mm),这对比之前大概只差个几十毫米,实际上差的不是距离,而是空间感。你试想,坐在后排的人体会到的真是宽敞感了。这点我判断,绝对能带来心理优势。对比:一两年前的国内紧凑型,经典三箱车长度基本在4.5米左右,加长后,雷凌已经正式进入中型身份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新款雷凌的轴距长到2750mm(估算,样本少),这意味着成人坐后座,腿部空间至少能多挪个十厘米左右。不会每次都是坐满五个人,后排舒适度都成问题。兄弟开车时总嘴巴叨叨:这座椅硬不硬?腿伸开还行不?我想,优化后,问题就变少了。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有驾

这让我想到一个有意思的点——雷凌的震撼在于价格+空间+动力。比起同价位的日产轩逸或者本田思域,雷凌在空间表现上其实没得比。而且,价格控制在10万到14万(估算/样本有限),动力还不错。新款2.0L自吸最大净功率126kW(体感),比起之前的1.2T和1.5L要强不少。而且,自己粗略算一笔账,百公里油耗看得差不多在6.5升左右(心算,值不一定准),油钱还是可以接受的。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动力和油耗表现,家庭用车基本够用?

说到供应链和研发,我心里其实也有点疑问。丰田的那个2.0L自吸,跟一台老式家用电动工具的动力变化其实也差不多,就是持续稳定。你可以想象,就像是用手锯切木头,有的工具转速快但容易跳火星,有的转速低但很稳。丰田做研发,可能更偏好稳,不愿冒那风险,这其实也导致现在的自吸+混动路线更稳一些(我猜测,不一定靠谱)。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有驾

我倒想问问,大家觉得长得更大,空间更多的雷凌,能不能真打破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我觉得这次确实有潜力,尤其是价格还挺实惠的。可我也有点在想,按丰田的套路,新车售价会不会涨了?毕竟,现在车市也不算便宜,不?(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在琢磨一点:其实我挺抗拒那种油改电外观设计,看得出是要迎合年轻人的样子了,但确实让我觉得其实还是那样。换句话说,花了大精力把车子变得更时尚,但内在动力和空间没怎么突破,光颜值也难说能长久留住用户。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怎么说呢,自吸和混动的平衡点,还真是个微妙事儿。你会不会觉得,丰田其实在做稳妥派的生意?不敢赌太大,但稳扎稳打,长远来看也能占住市场。

我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换车。刚考虑到,雷凌这些参数,跟当年的外观设计比,其实变化挺大的。跟朋友聊天,他说:买雷凌,人回来挺实在的。就是不喜欢一出新款就涨价。我心里也明白,我这样猜测一下,价格可能会有个小幅提升(估算,体感大概1万左右),但还在接受范围里。

新款丰田雷凌尺寸加长,完全可以取代凌尚和亚洲狮的市场份额,价格实惠动力强劲成为用户的首选-有驾

说到这,我挺感叹:你有没有觉得,其实一台车撑着家里的喝茶时光,比什么都珍贵?偶尔绕到车库,看着那片长大了的车身,我总在想,未来这款车还能撑多久?你说,买车最大的快乐是在买得安心还是花得顺心?这个问题挺神的,要是现在买雷凌那就算了,说不定以后它剩下的,就是家里的一份回忆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