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下定决心买第一辆纯电车,预算控制在10万以内。
目标不复杂上班通勤、周末露营、家里还想着环保。
MG4是第一站,价格亮眼,6.88万,看来情理。
结果试驾两圈后,他把目光彻底向了刚上市的极狐T1。
为什么会这么果断?我跟着去看车,最后成了现场“盲测官”。
先说最直接的“嗅觉审判”。
MG4坐进去那股新车味立刻上来,揉了揉鼻子就能感到。
T1关了车门的第一秒,几乎什么味都没有。
销售说车内材料选的是低挥发性的内饰料,实测效果明显。
更现实的是,朋友老婆怀孕三个月,闻得少她就放心多了,当场拍板的决定很大一部分就靠这一点。
空间表现是把“大杀器”。
同样我是178cm,坐MG4后排时膝盖顶着前排靠背,活动空间紧张。
换到T1,腿能轻松伸展,还能翘个二郎腿。
更好玩的是,T1前排座椅能一键放平,不用复杂操作十五秒搞定。
铺个充气垫,变成接近两米的“车内大床”,周末露营省了帐篷这一笔。
续航和实际用车体验也让人安心。
朋友担心“大空间会不会更费电”,实际开下来并没有明显损失。
T1有一套高效电驱系统,厂方给出的续航数据也比较乐观。
按他日常通勤和周末短途使用,几天一次充电完全够用,周末野外插电功能更是锦上添花。
座椅与舒适度这一项,差距立见。
MG4主销车型用的是织物座椅,冬天上车冷,夏天又容易闷。
T1直接配了皮质座椅,并带通风、加热和记忆功能。
朋友最满意的一点是可以远程用手机提前把座椅加热打开,抱着小孩进车那一刻不再尴尬。
谈到“科技感”,T1的屏幕把人吸住了。
T1全系配15.6英寸的悬浮大屏,界面看着舒服,操作也顺手。
MG4中配的屏幕要小些,顶配才接近大屏的感觉。
T1还在车内做了不少贴心小处理,比如防污涂层,奶茶洒上去一擦干净,战场瞬间清爽。
品牌服务和售后覆盖更能让人安心。
T1首保周期和后期保养安排比较宽松,官方维修点数量也多,覆盖城市更多。
MG4的网点目前还在扩建中,短期内去服务点的时间成本会高一点。
这对常年在外跑的上班族和带着孩子的家庭来说,是实际的生活便利。
安全与电池部分不只是宣传词。
T1采用的电池通过了较多极端工况的检测,包括耐压耐热等项目。
厂方在测试上花了不少功夫,日常安全表现有据可查,这让朋友在“夜间使用”和“长途经过复杂路况”时更放心。
MG4的电池同样有自己的技术路径,不过在极端测试披露和细节上,信息量没那么集中。
最后聊两样最容易拿来比的东西价格与配置。
MG4的入门价看来低,但要把天窗、皮座、大屏这些“舒适项”堆齐,价格会往上走。
极狐T1的步价亲民,很多实用配置是标配,还额外带了外放电功能,周末露营插电烤火锅、开投影都方便。
我朋友的很现实也就同样的预算,T1让我觉得能用得更舒服、更省心。
他不是为了把车当豪华品来炫,而是更看重每天坐车的那份惬意和省心的服务体验。
如果你也像他一样,既想控制预算又想提升生活品质,极狐T1绝对值得列进候选清单。
你有最近看车的经历吗?说说你会先看什么配置?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