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

据说有些人买理想汽车,是为了体验“买得起、用不起”的生活乐趣;有人买大G是为了在朋友圈晒一下自家小区门口的限速牌。谁都想活得理想点,但现实往往只剩下了“理想还行”,而且买车这事儿,越来越有点不像买车,像买基金——你不怕亏钱,最怕踏空和割韭菜。

今年车圈又到了“神仙打架”的阶段,大家都对2025年有点心理压力,怕不是哪个深夜突然冒出来个新势力,把所有人挤下牌桌。你刚刚学会了用嘴下单,隔壁家已经在卷AI芯片,听说连发动机都快下岗了,司机都快失业了,只有汽车自己还在“逐梦纯电”。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就这氛围,理想汽车把二季度的成绩单一甩——交付量111,074辆,直接把“国产新能源20万+销量第一”的旗子钉在墙上。你问旗子牢不牢?牢不牢不重要,先别擦灰,拍照发朋友圈要紧。

同期,公司营收302亿,净利润11亿,比上一季度高了69.6%。赚钱的速度这么让人发愁,估计有同行已经买好倒计时的闹钟,每天醒来先扒拉新闻:理想今天又多赚几辆车的钱?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更魔幻的是,这还不是“运气活”。人家已经连续十一季度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别的新势力还在用PPT找投资,理想已经在数钞票。业内老炮也只能含蓄点夸——“连续十一个季度盈利,那就不是小概率,是人家真挣钱。”这种低调,已经快把同行们气到高血压。

你说凭什么?也不难理解。理想这名字本来就讲究,别人只会卖“纯电”,他们玩了个“纯电+增程”双动力矩阵。市场就像喜欢吃两顿早饭的领导,一顿吃素再来顿肉,理想很懂。产品矩阵也搞得花里胡哨,SUV一套、MPV两款还带旗舰,每个老妈子都有得挑,满足全家大小、三世同堂出游的高级幻想。

当然,背后也少不了业务升级。销售体系别家还在纠结直营不直营,理想直接总部直管23个区域,下分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团队。卖车像开连锁便利店,门店选址团队比房产中介还勤快,培训学院跟K12似的,交付团队忙得像快递员。只要你肯买车,人家就能保证交付,承诺比小区门口的无障碍通道还靠谱——你进去很容易,出来再想掏钱也没人拦你。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现在跟你解释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那就像讲相声。二季度28亿砸进技术创新,平均每3天烧一亿,不搞个“烧钱狂魔”的称号都对不起自己。全年预算直接往120亿蹦,其中人工智能方向超60亿。十年前如果说“AI造车”,那就是饭圈发疯;现在你还不懂AI助驾,那就只能骑共享单车,顺便蹭一下理想汽车的WiFi。

理想自家那啥M100芯片,性能数据夸得比国产电视剧还离谱。运行大语言模型据说是市面上最强芯片的两倍速度,视觉模型更快到三倍。你以为是吹牛?现在社区传言都说这芯片能让汽车跟路边野猫聊感情故事,万一哪天和路灯互动起来,顺手点个赞,谁都别奇怪。

司机大模型VLA,也快发布到车上了。如果你对辅助驾驶还有幻想,现在可以直接和它聊天,命令它做个“三点掉头”,结果汽车可能来一句:“大哥,我都记住了,下次给你炫个转啦。”消费者还能通过车机看见辅助驾驶“思考”什么,这体验简直像玩《底特律:变人》,唯一不同就是你不用担心机器人起义,你只怕它打滑。

不仅如此,理想还搞出了自己的碳化硅芯片和功率模块,据说是全球唯一“自产自研塑封模块”的纯电车企。你问这玩意都能干啥?比头部产品多6%的电流能力,汽车就能更猛地冲,更省电。业内人士都在猜,车保值率赶超某些一起被收购的互联网公司,技术壁垒比楼下小区的电子围栏还硬——大家本来想绕过去,结果连开门密码都不懂。

你觉得这么烧钱一定资金紧张?人家千亿现金流还能稳健运营。把别人看作红烧牛肉面的调料包,理想自己就是整锅面。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个闭环,产品卖得好,钱又可以拿去创新,干着干着就成了市场主流。造车这事不像做小生意,敢赌敢拼才有未来,不然只能靠朋友借你共享充电宝。

产品方面,理想L系列直接把BBA等豪华品牌都超了。如果你还以为买豪车是身份象征,那大概是还没看见身边的大姐开着理想L去接孩子。50万+的豪车市场也被这个“国产新贵”攻陷,MEGA车型更是连续两个月MPV和纯电销量冠军,市场反应让同行集体面试销售,个个都想学理想的“卖家秀”。

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四月份上市,预计9月底交付要破8000辆。而i6九月上市也要搭车进场,别家新车光靠PPT拉票,理想已经把用户群锁定,预售像抢限量手办,迟一步怕是只能在二手平台买高价。

理想门店现在遍布全国153个城市,零售中心535家,售后维修中心527家。有人开玩笑说,这密度比便利店还高,买车不会怕没人管,万一哪天车不想动了,比外卖小哥效率还高的维修团队随时帮你“喂饭”。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销售团队还特意升级,强化培训学院和交付部门。马东辉总裁直言——这变革是顺应一线需求,让一线同事多赚点钱、成长快些、效率高点。被动调整是别人家,主动进攻是理想。谁不想被总部管,谁不想收入高,谁不想天天有客户,唯独同行只想活成朋友圈里的段子:别人家的车企。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技术创新升级,团队业务整合-有驾

业内也不含糊,建议理想巩固优势,离其他新势力远一点,别让别人摸到了烧钱的密码,技术的阿姨扫地机器人都怕落后。

未来三大核心技术也将在苏州和常州量产下线,理想纯电SUV陆续吃上自家功率芯片。有人冷嘲热讽,说国产芯片注水、技术堆砌都是PPT,但理想的目标是切实提升性能,摆脱高压功率损耗、驾控体验全面升级。行业头部只能在发布会上尴尬鼓掌,内心已经在想下季度裁员方案。

但再怎么牛,理想也不敢轻言未来。市场到处都是变量,同行怎么死伤、资方怎么背锅都不是车企能决定的事。理想拿着千亿现金拼研发也不是白日做梦,是对下一个拐点的提前布局。你以为提前一年造好芯片就是进步,等明年新的车企拿着PPT一波带走,说不定理想的产品已成二手电动车里最贵款。

时代变了,买车不是买交通工具,是买一次与时间对线的机会。理想汽车连发财报和技术朋友圈,生怕哪天变成被淘汰的那一个。连续十一季度盈利和大增69.6%的数据,像是给同行制造了一场噩梦。理想MEGA市场反应热烈,业内都羡慕得冒烟,但理想很清楚,今天的桂冠明天可能被新势力变成一顶绿帽子。

产品不断迭代,技术持续升级,组织整合到牙齿,钱花得轰轰烈烈,竞争像比拼谁穿的鞋贵。但这一切最后,还是那句话:有钱烧,芯片强,团队牛,但别太理想——毕竟,造车这事儿,谁都没法保证下一个季度不是自己被淘汰。

听说最近理想员工每天醒来,都先摸一下理想MEGA的车标,怕是昨晚梦里已经被新势力收购出局。没办法,这年头,谁让中国车企拼的是理想,活的全靠运气?

我不买理想汽车,只是怕哪天公司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当车载智能体和销售中控的互补资源。毕竟我申请的不仅是年终奖,还有一份“不被淘汰”的岗位。至于理想汽车能走多远?拐点在哪儿?这东西,且听下回分解,反正销量和毛利润都跟末班车似的,最后一站大家都得下车,别问是为什么,问就是现实允许。

——理想很理想,但我们都太现实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