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产品多元”与“品牌活力”缺一不可。唯有持续深耕产品、塑造优质品牌,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文 / 吴毓

今年三季度销量公布,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奥迪)的竞争格局再次吸引行业目光。宝马集团凭借产品实力与品牌助攻领跑,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

远眺全球,宝马集团前三季度累计交付近180万辆,同比微增2.4%,在整体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尤为亮眼。聚焦中国,宝马品牌与MINI品牌前三季度合计销售46.49万辆。按照这一节奏,不仅全年62万辆已稳操胜券,继续冲击65万辆也不无希望。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当前,虽然合资车企已有“止跌企稳”的苗头,但中国品牌的崛起势头愈发迅猛,混动、纯电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更持续提升,在市场角力中持续挤压合资的空间。

面对竞争压力,不少合资品牌陷入了“唯价格论”的误区,试图通过“低价+高配”的策略保住份额,但宝马的成绩却证明,市场领先不能依靠低价角力。

在产品布局上,宝马精准洞察不同消费群体的诉求,构建了覆盖多元场景的产品矩阵。

针对日常代步需求,全新BMW X3以出色的空间与舒适性满足家庭出行,全新BMW 2系四门轿跑车凭借灵动设计契合年轻用户审美,BMW 5系纯电动eDrive40L/xDrive50L则为追求绿色出行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在高性能领域,BMW M235L四门轿跑车、BMW X1 M35Li等M系列车型,以强悍的动力性能与操控体验,精准对接热爱驾趣的核心用户。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宝马销量中占据“半壁江山”的BMW 3系,去年9月完成中期改款,产品力进一步升级;今年又推出2500台50周年限量版,更将产品魅力拉满——从极具辨识度的极速蓝、布鲁克林灰金属车漆,到科技感十足的环形光耀格栅,再到兼顾操控与舒适的M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以及提升驾驶安全性的360全景泊车影像泊车辅助系统Plus,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颜值、性能与体验的多重期待。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比产品布局更重要的,是宝马始终致力于强化自身的科技标签与创新属性,不断为品牌形象注入新的活力。

围绕即将到来的国产版新世代BMW iX3,宝马展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能在风挡上投射4K画面、对比度高达100000:1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即使戴着偏光眼镜也能清晰读取信息;专为800伏电压而设计、采用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元件,能量损耗直降40%的第六代eDrive;包含4个主要的域控制器,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控制深度融合的BMW超级大脑;以及优化车辆空间效率与重量分配,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驾乘体验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让宝马在电动车领域的产品力得到质的提升,更向市场传递“持续创新”的努力。

此外,宝马还在全速推进本土数字生态进化,进一步完善品牌形象。

今年3月,宝马与阿里巴巴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为下一代智能座舱打造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的交互体验;7月,宝马宣布与Momenta联手开发为中国市场深度定制的下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致力于提供让用户真正“放心敢用”的智能驾驶服务……

「汽车人」你以为产品能打就够了?品牌活力才是王道-有驾

这种与本土企业的协同合作,不仅构建起互利共生的产业新生态,更让宝马“开放包容”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进一步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纵观前三季度的表现,宝马的成功并非偶然。在“自主崛起、合资承压”的环境下,宝马凭借多元的产品布局精准覆盖不同消费需求,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本土化合作不断强化品牌形象,最终实现销量与口碑的双重领先。

这一案例再次证明: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产品多元”与“品牌活力”缺一不可。依靠低价策略或许能获得短期市场份额,但终究无法构建长久的竞争优势。唯有持续深耕产品、塑造优质品牌,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