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魏牌就成了魏建军脸上的一道疤。
这几年,不少人都觉得,老魏这回怕是真要把自己的姓氏给赌输了。舆论场里,魏牌凉了的声音就没断过,好像随时等着看这个用创始人姓氏命名的品牌,怎么收场。
十月的成绩单甩出来,所有人都得重新审视这个名字。长城汽车总销量14.3万台,同比涨了22.5%,这数字在长城的历史上都算得上是顶尖表现。其中,新能源车卖了46155台,海外市场更是高达57185台,都是破纪录的数据。但最扎眼的,还是魏牌自己,单月卖出12699台,同比暴涨了95.79%;今年前十个月累计销量76292台,涨幅更是达到了96.25%。
这个数字,不只是冰冷冷的业绩,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所有唱衰者的脸上。
但这风光背后,是差点被口水淹死的几年。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还得从魏建军那个倔脾气说起。差不多十年前,2016年,他创立了WEY品牌,中文名魏牌。这不是一个随意的名字,他赌上了自己的姓氏,甚至还押上了家乡的荣誉——车标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他老家保定直隶总督府门前那根著名的大旗杆。老魏自己也放过狠话:这牌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刚开始那两年,势头确实猛。VV系列一炮而红,到了2018年,一年就能卖出将近14万辆,妥妥的国产高端品牌领头羊。吉利的领克、奇瑞的星途,可以说都是看着魏牌的背影跟上来的。
可好景不长,市场的残酷来得比谁都快。VV系列落幕,后来接上的咖啡系列又叫好不叫座,好不容易火起来的坦克系列,转头就独立出去自立门户。魏牌的销量从云端直直地摔了下来,到了2022年,全年销量只剩下可怜的3.64万辆。
那段时间,对魏建军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自己的姓氏,自己的脸面,就在市场上被人反复踩踏。
造车三十多年,魏建军骨子里就没写着认输两个字。这位过去被叫做技术狂人的硬汉,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彻底的自我革命。他不再闷在办公室里搞技术,而是亲自走到了台前,一个五十多岁的企业家,学着年轻人拍视频、搞直播,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流量入口。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根本的转变。他和他带领的魏牌团队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消费者不会单纯为了你那些听起来很牛的技术买单,他们要的是真正能打动他们、让他们觉得值的产品。工程师的思维,必须让位给用户的思维。
于是,魏牌变了。不再空谈技术,而是实实在在地去研究用户需要什么。
市场的回应是直接的。当蓝山这款车切入家庭六座SUV市场时,它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群体的痛点;而高山作为一款MPV,则是在另一个高端细分市场硬生生撕开了一道缺口。这两款车,成了长城新能源矩阵里最锋利的两把刀,也成了魏牌重生的关键。
如今魏牌年销量重回十万台级别,已经不再是悬念。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逆袭,更是一个关于坚韧和不服输的故事。它证明了,在汽车这个残酷的战场上,暂时的低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从头再来的勇气。
当蓝山的车灯再次划破夜色,高山的车轮稳稳碾过路面时,那不仅仅是一辆车,那是刻着魏字的尊严,在路上重新跑起来了。这背后,是一个男人用自己的姓氏和家乡名誉做赌注,在时代的浪潮里,输过,但最终没有认输的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