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

最近,江苏徐州杨女士的一桩卖车经历,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有些离奇:车子卖出去了,车管所的过户手续也办得明明白白,可她作为原车主,却在一年多后,依然需要为这辆已经不属于自己的车,每月支付一千多元的电池租金。

新车主联系不上,仿佛人间蒸发,留下杨女士独自面对催款单和被冻结的银行账户,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有驾

这件看似简单的二手车交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了今天这个令人头疼的局面?

要弄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蔚来汽车一种特殊的销售模式,叫做“车电分离”,官方的说法是BaaS,也就是电池租用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您在买蔚来汽车的时候,可以选择只买一个不含电池的“车架子”,这样一来,车价就能立刻便宜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大大降低了购车的门槛。

然后,您再像租房子一样,每个月向蔚来的关联公司“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支付一笔固定的租金来使用电池。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买车便宜了,以后电池技术更新换代,您也可以随时换上最新的电池,不用担心自己的电池会过时或者衰减。

这种创新的模式,在法律关系上就把一辆完整的车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车辆本身,它的所有权属于车主,要买卖过户,走的是国家车管所那套正规流程。

另一部分是电池,它的所有权属于蔚能公司,车主和蔚能公司之间是一种租赁关系,双方签有专门的租赁合同。

这就好比您买了一套精装修的公寓,但屋里的全套家电是找电器公司租的。

当您要把这套公寓卖给别人时,光去房产交易中心办完过户手续还不够,您还得带着新房主,一起去电器公司办一个手续,把家电的租赁合同也转到新房主的名下。

“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有驾

如果忘了办这个手续,那么从法律上讲,家电还是您租的,租金自然还得您来付。

杨女士的麻烦,就出在了这个被忽略的“转租”手续上。

据杨女士自己说,她对汽车并不了解,甚至没有驾照。

这辆蔚来EC6最初是她前男友贷款购买,挂在了她的名下。

后来因为一些个人纠纷,车子还被前男友偷偷开去合肥做了抵押。

杨女士费了好大劲才和抵押公司协商好,打算把车赎回来赶紧卖掉,以减轻每个月的还贷压力。

因为手头资金紧张,她通过同事介绍,找到了徐州当地的一位二手车商刘先生。

刘先生先是帮忙垫付了部分资金,把车从合肥开了回来,然后通过他合作的瓜子二手车平台进行挂网销售。

2023年9月,一位泰兴的孔先生看中了这辆车。

交易进行得很顺利,车商在扣除了所有垫付的费用后,将剩余的12万9千元交给了杨女士。

“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有驾

在她看来,钱款两清,这件烦心事总算是了结了。

当时她唯一觉得有点奇怪的是,整个过户过程都是通过微信远程操作的,她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新车主孔先生本人。

但她并未多想,以为现在网络办事方便,这也很正常。

起初的四个月,一切都相安无事。

新车主孔先生一直都在按时缴纳电池的租赁费用。

然而,到了2024年1月,蔚能公司的催款电话突然打到了杨女士这里。

她当时还理直气壮地告诉对方,车已经卖了,这事跟她没关系了。

可到了3月份,一纸正式的催款函寄到了她手上,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卖车时只办理了车辆的过户,但电池的租赁合同还牢牢地捆绑在自己名下。

新车主停止缴费后,作为合同签署人的她,就成了蔚能公司唯一的追讨对象。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场关于责任归属的“拉锯战”开始了。

“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有驾

杨女士觉得自己非常无辜,她认为自己作为不懂车的普通消费者,二手车商作为专业人士,理应在交易过程中提醒她办理电池转租手续,但车商并未这么做。

她找到车商刘先生理论,刘先生也觉得很委屈。

他表示,自己在卖车过程中,通过视频验车等方式,明确告知了买家孔先生这辆车是租赁电池的,每月需要支付租金,而孔先生自己也确实交了四个月的费用,这说明买家是知情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办理转租,刘先生坦言,他经手这类车比较少,自己当时也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车辆过户了,电池的权益和义务自然也就跟着车走了,确实不清楚还需要单独办理一个转租手续。

他还表示,事后也曾尝试帮助杨女士联系买家和平台协调,但都无果而终。

那么,作为交易平台的瓜子二手车又是什么态度呢?

平台方面先是表示交易已经完成,需要专人核查具体情况。

而之后的回应则更令人意外,瓜子方面称,那位失联的买家孔先生,不仅拖欠电池租金,连在瓜子平台办理的分期购车款也逾期未还,他们同样在寻找此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瓜子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

所有矛头都指向了那个玩“失踪”的新车主孔先生,可他的手机号已经成了空号,根本无法联系。

杨女士想过求助蔚来汽车,希望他们能通过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锁电”或限制使用,以此逼迫新车主现身。

“蔚来车主卖车电池仍在名下,新车主失联,被迫代缴千元月租”-有驾

但蔚来方面以“会影响新车主用车体验”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蔚来给出的官方解决方案是:杨女士可以申请终止电池租赁合同,但前提是必须将车辆开到指定地点,由他们拆下电池并归还,同时杨女士还需支付一笔违约金和拆装费。

这个方案对于连车在哪儿都不知道的杨女士来说,根本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

就这样,杨女士彻底陷入了死循环。

不交钱,她就会被蔚能公司起诉,个人征信会留下污点,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也被冻结,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继续交钱,就意味着要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失信者无限期地“买单”,从今年1月到现在,她已经无奈支付了2万7千元。

万般无奈之下,杨女士只能选择走法律途径,将买家、车商和瓜子二手车一并告上了法庭,希望能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杨女士的遭遇,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不幸,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中存在的一个明显漏洞和风险点。

车电分离模式的创新值得肯定,但当这种新模式下的产品进入到信息不对称、流程尚不完善的二手交易市场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普通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麻烦。

在这起事件中,原车主缺乏专业知识,新车主涉嫌恶意违约,而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车商和平台,一句“我也不清楚”恐怕难以完全撇清责任。

他们的专业性,本应体现在预见并规避这类风险,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清晰的指引。

随着越来越多采用类似模式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二手市场,如何建立一套标准、透明且具有强制性的配套交易流程,如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确保车辆所有权和电池使用权能够同步、顺畅地转移,是整个行业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否则,今天发生在杨女士身上的烦心事,未来可能还会在更多人身上重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