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

都说莫迪这回笑开了花,日本车企排着队往印度送钱。可要我说,这笑声里头,怎么听着有点心虚呢?丰田本田在那边扩建工厂,铃木更是猛砸真金白银,场面搞得热火朝天,好像印度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了。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这出戏的剧本,看上去是日企大撤退,中国制造不行了。其实呢?你到天津丰田的新能源研发中心看看,那里比印度任何一个工厂都砸得钱多,工程师们正琢磨着怎么给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纯电动车。再瞅瞅武汉的本田工厂,生产线升级得热火朝天,就为了多造点中国人喜欢的混合动力车。这哪像是要卷铺盖走人的样子?分明是想在这儿扎得更深。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所谓撤离,不过是十多年前中国+1战略的又一次变奏罢了。这套路日本人熟得很,早在2008年那会儿就开始玩了。先把中国的根据地搞扎实了,再去东南亚、印度这些地方开几个分矿,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道理就这么简单。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的尹秀钟律师早就点破了,日企往东南亚搬的活儿基本干完了,现在去印度不过是常规操作,跟逃离中国跟本不沾边。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当然,印度能入日本人的法眼,也不是没两把刷子。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喊得震天响,还弄了个PLI激励计划,企业过来投资建厂,只要达标了,就能拿到最高6%的成本补贴,这等于是政府帮你分担风险。而且印度人是真多啊,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抓一大把的年轻人等着买他们人生第一辆车。就凭2022年一年卖了472.5万辆新车这个数据,印度就一脚踹开日本,成了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这块肥肉,谁看着不眼馋?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美国人还在旁边煽风点火,整天跟盟友念叨,供应链要多元化,别老盯着一个地方。印度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重要棋子,自然成了这个多元化布局里的香饽饽。日本政府自己也搞过供应链改革,给钱支持企业回本土或者去别的地方建厂,但你仔细翻翻拿补贴的企业名单,都是些做口罩、电子零件的,没一家是造车的。所以说,日企投印度,更多是老板们自个儿的商业决策,不是政府逼着去的。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话又说回来,想在印度这片土地上笑到最后,莫迪得先解决一堆糟心事。铃木的老板估计没少抱怨,哈里亚纳邦工厂的零件,天天堵在路上,新建的仓库动不动就停电。基础设施这块短板,一直拖着印度制造业的后腿。人是便宜,印度汽车工人的平均工资,可能也就咱们这儿的三分之一。可技术水平呢?丰田在印度的工厂,得花大价钱先培训员工,不然连生产线都玩不转,这么一折腾,那点人工成本优势也就没那么香了。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更要命的是,印度汽车市场看着热闹,卖得最好的,是不到10万卢比的经济小车和小型SUV,占了快八成的份額。高端车市场小得可怜。日本车企在那边吭哧吭哧造的,也都是这些薄利多销的小车。这跟咱们中国市场完全是两个次元。现在中国这边,大家都在聊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市场正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狂奔。单车的利润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印度十年内都别想追上。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所以你看,日企的这些小动作,反倒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给凸显出来了。做电子显示玻璃的旭硝子,在深圳的工厂天天加班加点,总经理宇贺神宏之直说,中国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太旺盛,订单接到手软,打死他也不想走。还有那个做图像软件的日本Morpho公司,在深圳开了家分公司,不光伺候华为小米这些大客户,还被逼着搞起了自主研发,技术都快赶上日本总部了。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咱们这边的汽车产业链有多完整,印度根本没法比。从电池、电机,到智能座装、自动驾驶系统,中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种产业集群的威力,就是能让企业的研发和制造成本直线下降。丰田、本田为什么死活都要在中国搞新能源?就是看中了这股支撑力。而印度呢,现在还停留在组装厂的水平,核心零件全靠进口,想建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没个十年八年想都别想。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所以啊,这盘棋看下来,哪有什么谁是最大赢家。日本车企不过是在玩一场更精明的全球平衡游戏,既不想放弃中国这棵摇钱树,又想在印度这片潜力股上押点注。莫迪的微笑,更多是给全世界看的姿态,背后有多少难念的经,只有他自己清楚。而咱们呢,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谁走了,而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升级速度,够不够快,够不够让那些想走又不敢走的,彻底离不开。

日企挥师印度,莫迪笑纳大礼,中国市场真被抛弃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