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公里时速撞墙还能活?小鹏X9这场争议测试,让30万级MPV市场彻底变天了
方向盘突然失灵,车速120,前方是水泥墙——去年十月那场复刻测试的视频我看了不下五遍。说实话,第一次看完手心全是汗,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新能源MPV该有的样子。
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家用MPV把“安全”印在宣传册上,真遇到事儿就只能靠运气。X9这次倒是玩得挺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些什么。那套XNGP系统在0.5秒内完成识别、判断、介入,最后以30公里时速停在应急车道——这个反应速度,大概比我踩刹车还快三拍。
说到底盘,这车用的压铸工艺有点意思。传统MPV七百多个零件拼起来的车身,现在压成两大块铝件,扭转刚度直接飙到46000牛米每度。什么概念?高速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能少三成,急刹车时那种“磕头”的感觉也轻了八成。有次带全家走川藏线,连续过弯路段,老婆在后排睡得挺安稳,这在以前的MPV上基本不可能。
后轮转向这个配置,以前只在百万级轿车上见过。5.4米的转弯半径,在老小区地下车库掉头,两个半车道宽就够了。上个月去接岳父,他那老旧小区的路窄得要命,换以前的埃尔法估计得倒三次车,这次一把过。岳父当时就问了句:“这车多少钱?不会要五十万吧?”我说二十多万,他愣了半天没说话。
座舱那套东西挺对我胃口。水性阻尼材料、再生纤维顶棚,听着挺环保,关键是没味儿。提车第二天就敢带三个月的娃上高速,车里那套CN95滤芯配合负离子净化,开到服务区给孩子换尿布,空气质量比家里客厅还强。五区独立空调也不是噱头,夏天老人怕热开26度,小孩容易着凉调到28度,互不干扰。
续航这块,740公里CLTC够不够用见仁见智。但那个10分钟补300公里的快充,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上次从杭州回上海,高速服务区充电喝杯咖啡的工夫,电量就从30%跳到80%。零下十度的冬天充电效率还能保持七成以上,这在纯电MPV里算是少见的。
空间布局倒是花了心思。二排座椅放平,后备箱能塞进洗衣机和两辆折叠自行车,搬家那次省了不少事。床车模式配合车载冰箱,去年国庆在川西露营,孩子在车里看动画片,我和老婆在外面烤肉,那种感觉挺奇妙的——家好像可以随时带着走。
那套32个传感器的硬件组合,实际体验下来,早高峰变道成功率确实高。重庆黄桷湾立交那种魔幻路况,系统能自己规划路线,不用我盯着导航手忙脚乱。不过话说回来,辅助驾驶始终是辅助,该注意的时候还是得注意,别太依赖机器。
隐私保护这块做得挺实在。车内摄像头有物理滑盖,不用担心被偷拍。家里小孩老喜欢乱按中控屏,设置了独立账号之后,他那个账号只能控制后排娱乐系统,碰不到驾驶相关的功能,省心不少。
C-NCAP测得86.6分,纯电MPV最高分。A柱用的那种2000兆帕热成型钢,潜艇级强度听着有点夸张,但50公里时速对撞测试,乘员舱确实没变形,气囱弹出误差控制在0.01秒。数据是一回事,开久了心里踏实是另一回事。
算下来提车大半年,跑了两万公里出头。这车不算完美,隔音还能再好点,悬架调校偏舒适牺牲了些运动性,但综合下来,二十多万这个价位,能买到的纯电MPV选择本来就不多。它或许没有传统豪华品牌那种历史沉淀,但技术层面,该有的都有了,甚至多了些你想不到的东西。
市场这两年变化挺快的,燃油MPV的地盘正在被蚕食。等某天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或许很多人会重新思考,家用车到底该买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