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购车抉择往往如同关键的岔口,深刻影响着我们前行的轨迹。就拿我来说,现在开的这辆雪佛兰创酷,当初购买时,我的定位就是工薪族代步车,就爱它的紧凑而灵活的车型,就爱它加速的快捷。那时并非别无选择 —— 手头的钱款足够让我在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车型里挑挑拣拣。光是创酷这一系列就有四种配置可选,即便是眼前这一款,也摆着冰川白、火山红、旷野灰等五种颜色任我挑选。可当我的看到展厅里那辆墨黑色的车身时,我就觉得这一辆最好看,就像遇见一个恰好对上频率的人,无需多言便已知晓心意。最终我选了它,提车那天特意洗了车,从4S店开回家的路上,风从半开的车窗钻进来,带着新车的淡淡气息,我甚至觉得连发动机的轰鸣都透着雀跃,满心欢喜地以为,它会这样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然而,现实却总在细节里显露出不完美。刚把车开回家不久,我就发现了第一个难题 —— 它没有倒车影像。对于我这样一个不熟练的老司机来说,每次倒车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每次都得摇下车窗探着脑袋左右张望,后保险杠,左后叶子板、右后叶子板都有了划痕。无奈之下,我在提车后第二个月,专门跑到汽配城加装了倒车影像。哪怕是平时的小剐蹭、小维修,都担心会对爱车造成伤害。
夏天时,黑色的车身又成了新的困扰。正午阳光下晒过两小时,拉开车门就能闻到塑料件被烤热的味道,方向盘烫得不敢直接碰,得先开着车门车床凉几分钟。满乘五人的时候,后排三个成年人得侧着身子才能坐下。这些时刻,我总会想,若是当初选了稍大些的车型,会不会更合适些?
时光是最公正的鉴证师。这辆雪佛兰创酷陪着我走过六年,那些初时的懊恼渐渐被岁月磨成了默契。它从未在半路抛过锚,哪怕有次在高速上压到了前面大货车轮毂掉落的碎片造成左后轮爆胎,它也稳稳当当把我送到了服务区;小毛病屈指可数,除了质保期换了了后桥。一家三口出行时,它的大小刚刚好 —— 后备箱塞得露营装备和行李,后排够孩子一个人躺着看窗外的风景,我操作车辆在车流里游刃有余。从最初停车时要反复调整三把方向,到如今能一把倒进狭窄的巷弄;从刚开始动不动就误开雨刮器,到现在的轻架就熟。我们像一对磨合多年的老友,早已摸清了彼此的脾性。
只是这两年,汽车市场的变化诱惑的得人心头发痒。曾经高不可攀的豪车现在白菜价销售。刷汽车评测视频时,那些国产车的配置单看得我眼花缭乱:360 度全景影像、座椅通风、自动辅助驾驶…… 价格却比当年买创酷时还亲民。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着 —— 就像看到别人穿了件更合身的衣服,难免会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旧衫。
这种纠结,像极了婚姻里的波澜。年轻时选择伴侣,何尝不是这样?身边或许有条件更优渥的人选,有性格更外放的追求者,但偏偏是某个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玩笑,就让你觉得 “爱了”。刚结婚时也会有摩擦:开门七件事,事事都吵架。就像创酷的黑色车身和局促空间,那些真实存在的不完美,也曾让我们红过脸、冷战过。可日子过着过着,竟也摸索出了相处的节奏:她知道我最爱吃的菜,我知道她的忌口。那些磨合的痕迹,最终都成了彼此专属的密码。
只是这世界总在制造新的诱惑。就像国产车不断推出的新功能,婚姻里也难免遇到 “更诱人” 的选项:或许是工作中遇到的默契搭档,或许是社交场上遇到的风趣知己,他们像展厅里的新车,闪着光鲜的光泽,让人忍不住遐想 “如果当初选了另一个会怎样”。可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就像看到停在楼下的创酷 —— 它的车漆早已不如当初鲜亮,车门把手处甚至有了指甲刮出的细痕,但你知道它在零下二十度的早晨,总能一次启动;你知道副驾储物格里,永远躺着你习惯用的那包纸巾。
有天傍晚我去取车,发现前挡风玻璃上落了片柳树叶,是今年的第一片落叶。我坐在驾驶座上没立刻发动,看着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仪表盘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突然想起六年前提车那天,也是这样的傍晚,只是那时的我,还不懂选择背后藏着的深意。其实无论是车还是人,真正珍贵的从不是最初的完美,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那些被时光打磨出的默契,那些在缺点里依然看得见的温暖,那些 “就算有更好的选择,我还是更习惯你” 的笃定。车不好了吗?换个车我未必能轻松驾驭;车机的功能不够用吗?现有的很多功能我都没有用过。
或许,生活本就没有永远正确的选择,只有在选择之后,用真心和耐心去浇灌出的答案。就像此刻,我转动钥匙,发动机平稳启动,熟悉的震动从座椅传来,我知道,至少现在,它依然是我想握紧的方向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