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知音自2024年10月上市以来,被寄予厚望却未能掀起市场波澜。作为岚图品牌2024年唯一全新车型,其销量始终徘徊在月均千辆水平,甚至在2025年1月跌至656辆。这款被贴上“车圈985学霸”标签的纯电中型SUV,究竟为何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挖。
一、产品力短板:从技术到体验的“理想落差”
1. 续航虚标与配置割裂
岚图知音标榜的“985”标签(800V平台、5C超充、901km续航)实为营销陷阱:800V平台仅中高配车型搭载,5C快充为中配独享,而109kWh大电池包仅顶配提供。消费者无法同时享有三大核心优势,导致实际购买时面临“充电快”或“续航长”的二选一困境。更致命的是,标称901km的超长续航版实测仅六七百公里,缩水约30%,引发用户对续航真实性的质疑。
2. 智驾系统的“先天不足”
相比竞品小鹏G6、乐道L60的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算力),岚图知音采用两颗德州仪器TDA4芯片(总算力仅16TOPS),硬件差距使其难以支撑高阶智驾功能迭代。其NOA仅支持高速场景,而竞品已实现城市道路覆盖,智能化体验差距显著。
3. 设计平庸与细节缺失
圆润但缺乏辨识度的前脸、低饱和度配色方案,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实用性配置上,前排隔音玻璃、腿托等竞品标配的细节缺失,车机屏幕过小导致信息读取困难,进一步削弱用户体验。
二、市场策略失误:定价、营销与品牌认知的连环踩坑
1. 价格竞争力薄弱
即便优惠后17.89万起的价格,仍高于同级别竞品(如小鹏G6、乐道L60)。在15-20万元中型SUV市场深度内卷的背景下,岚图知音的性价比优势不足,且金融政策(如5年0息)普及度不及对手,加剧用户观望情绪。
2. 营销“自嗨”与用户痛点错位
以“985学霸”为噱头的营销未能触及用户核心需求。实际使用中,800V快充配套充电桩不足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5C超充更因设施稀缺沦为“纸上技术”。品牌过度依赖情感叙事,缺乏差异化记忆点,导致消费者难以建立产品与价值的强关联。
3. 品牌声量过度依赖单一车型
岚图汽车整体销量中,梦想家占比超50%,其他车型(FREE、追光、知音)月销均不足2000辆。这种“偏科”格局不仅稀释了品牌资源,更让知音在缺乏独立声量的市场中沦为配角。
三、破局之道:从产品迭代到品牌重塑
1. 优化配置策略,重塑技术诚意
整合800V、5C快充、大电池包三大核心配置至主力车型,消除用户选择困惑。同时通过OTA升级强化智驾功能,或引入华为等第三方方案弥补硬件短板。
2. 精准定位与价格重构
针对家庭用户需求,推出长续航实用版;面向年轻群体强化设计个性化选项。结合补贴政策将起售价下探至15万元区间,与竞品形成错位竞争。
3. 构建品牌差异化认知
摆脱“梦想家依赖症”,通过用户共创机制快速响应市场反馈(如悬架调校改进、续航算法优化)。借助东风集团资源,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新能源淘汰赛中的生存法则
岚图知音的困境折射出新势力品牌从“技术导向”向“用户导向”转型的阵痛。在智能化、电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仅靠参数堆砌难以打动理性消费者。唯有以真实场景需求为核心,重构产品价值链条,才能在“内卷”中突围。岚图若想实现2025年20万辆目标,知音的改款升级将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硬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