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车市深陷价格战的激烈博弈,当“唯电动论”的声音在行业内渐成主流,有一家扎根市场四十年的合资领军企业,正以别具一格的战略定力,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达78.7万辆,9月单月销量再创新高,突破9.13万辆;恰逢“金九银十”双节消费旺季,企业更是迎来订单量的集中爆发。这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稳健成绩单,背后既是“油电同智”战略持续深化的有力支撑,更展现出这家传统汽车巨头在产业变革深水区主动突围、谋求新发展的坚定决心。
行业变局下的战略定力
当“十四五”步入收官阶段、“十五五”开启谋篇布局的历史时刻,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为这一变革提供了清晰注脚:2025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38.2万辆,同比增长31.4%,累计渗透率更是攀升至45.0%,新能源赛道的热度可见一斑。
然而,数据背后仍有不容忽视的市场真相——燃油车至今仍占据着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片存量市场绝非即将衰退的“夕阳领域”,反而成为智能科技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竞技场。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的观点恰好点明了这一市场需求:“我们会继续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同步推进燃油车的智能化升级,让钟爱内燃机的朋友们也能开上智能化的油车。”在电动化已成行业共识的浪潮中,这一战略精准捕捉到核心趋势: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追求,早已超越了动力类型的差异,成为衡量汽车产品价值的重要维度。
双轮驱动的市场韧性
细读上汽大众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可见其“油电同智”战略已进入收获期。在传统优势领域,朗逸家族9月终端销量2.2万辆,继续领跑A级燃油轿车市场;帕萨特家族近1.9万辆的月销,稳居B级燃油车头部阵营;途观家族同样表现稳健,单月终端销量超1.9万辆。这些经典车型的持续热销,印证了市场对“智能化燃油车”的旺盛需求。
更具启示意义的是新产品带来的增长动能。上市仅一个月的全新凌渡L,其9月订单量达到8月的近三倍,其中GTS版本订单占比高达40%,显示出性能与智能结合的市场吸引力。而由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组成的Pro家族2026款,更是将燃油车智能化体验推向2.0阶段。
智能平权的价值升维
上汽大众的市场成功,本质上是“油电同智”战略的深度落地。在行业普遍将智能化与新能源绑定的当下,上汽大众打破了油车不智能的偏见,通过Pro家族的升级与上汽奥迪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在智能体验上的“平权”。2025年9月,Pro家族2026款正式上市,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三款车型搭载端到端高快NOA功能,不仅顶配车型免费赠送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选装价也仅需5000元,真正让科技普惠照进现实。正如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所言:“我们会继续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同步推进燃油车的智能化升级,让钟爱内燃机的朋友们也能开上智能化的油车。”
这种价值主张在豪华品牌领域得到进一步验证。上汽奥迪9月终端销量5700辆,同比激增90%;全新奥迪E5 Sportback上市30分钟订单破万。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在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中,帕萨特 Pro获得合资轿车质量体验第一名,ID.3获得中端纯电动车质量体验第一名,彰显了“油电同质”的高品质实力;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更荣获中汽中心“零甲醛”汽车认证,从健康安全维度重新定义了豪华车标准。这种“质量与智能并重”的发展路径,正是上汽大众在行业变革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逻辑。
当不少企业陷入“油电对立”的固有思维困局时,上汽大众却走出了一条更贴合市场实际的务实发展路径。它既不放弃燃油车积累的坚实基盘优势,又积极加快电动化领域的布局步伐;既不为追求短期销量而牺牲产品品质,反而通过“油电同智”的战略核心,实现了品牌与产品的价值升维。这样的战略抉择,根源在于对中国汽车市场多元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更充分彰显了合资企业在产业变革浪潮中灵活应变的智慧与担当。
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依旧充满挑战、任重道远。而上汽大众的实践案例清晰表明,在智能电动化转型成为行业大趋势的背景下,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对技术路线的精准选择上,更在于如何将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成熟的品控体系,与当下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深度融合。这条发展路径或许没有激进转型那般吸引眼球、惊艳市场,却极有可能成为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最稳健、也最长远的道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