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

安世半导体本来是闻泰科技旗下的重要资产,是个地地道道的中资企业。说到车规级芯片,这公司那可是挺有底气的,全球不少大牌车企,比如特斯拉、大众、比亚迪啥的,都是指着它的芯片用的。

荷兰那边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硬要插一脚,霸着安世半导体不放。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这一举动,直接让全球车企陷进了“芯片荒”的大坑里,不过荷兰那边可没就此歇手,竟然还决定不再给安世在中国东莞的工厂供应晶圆。

没有晶圆,工厂想要搞生产可就难上加难了,这下子,芯片生产线恐怕得hold不住了。

车企们手头的库存原本就不算多,这么一快把它耗掉,许多企业都快扛不住了。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不管理由,抢了再说

荷兰政府动作敏捷,直接接管了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理由也挺巧妙的,说是为了“荷兰和欧洲的利益”。

紧接着,一招关键的棋落下:把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晶圆厂给封掉,顺带还断了它在中国东莞那边的封装测试工厂的供货链。这步算盘很直接,就想着只要卡住了晶圆的源头,整体的安世也就没法动弹了。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没想到事情竟然变得有点搞笑。11月3日,安世荷兰总部给全球客户发出了一份“正式不可抗力通知”。

通知里面的逻辑真让人哭笑不得,他们说不能交芯片,不是因为自己断了货源,而是“拿不到东莞工厂的监管权”,还会装模作样地散布言论,说中方交付的芯片“时间不确定、质量存疑”。这种自己放火还怪别人不救火的推诿做派,彻底暴露了他们策略上的矛盾和心虚。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眼看事情快要没法收拾了,荷兰那边又跳出来一个看着挺积极的补救方案:打算找外面的人合作做封装,还准备扩建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工厂。

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新工厂一年后就能恢复供应。不过,以欧美媒体的眼光来看,这事儿就像“杯水车薪”似的。似乎忘了,在一个高度信赖和依赖的行业里,一年的空档时间,足以让所有客户都跑掉了。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断供的连锁反应几乎是即时的

最先受到影响的,当然是全球的汽车品牌啦。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因为缺芯片,生产线一下子就停了。日产的芯片库存也不乐观,听说能坚持到11月初就算不错。整个汽车行业都笼罩在停产的阴影中,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发出了相当严厉的警告。

德国这回受的伤最狠,本来就没打算和荷兰继续耗着。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带,德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边应对供应链的问题,一边挺住市场,真是不容小觑。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他们一边赶紧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豁免,想办法确保国内车企的供应链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又联手同样着急的法国和意大利,直接对荷兰提出了最后通牒,要它必须在11月10日前把问题解决掉。

这份通牒不是空谈,而是带着狠话:如果荷兰坚持不听,他们会动用《欧盟芯片法》的第17条,直接越过荷兰政府,掌控晶圆厂的经营权。这场景,把所谓“伙伴”关系在关键经济利益面前的脆弱,展现得一清二楚。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政治的傲慢,被市场的现实规律所教训

车规级芯片有个特点,就是认证流程挺漫长的,一般得花上六到十二个月左右。

这就说明,荷兰那边说的一年后供货,根本对车企没啥用。没有哪家车厂敢拿自己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的生产线停下来,去赌那种虚无缥缈的政治承诺。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有消息传出,包括德国车企在内的关键客户,已经不再经过被荷兰政府掌控的安世总部,而是直接和安世在中国东莞的工厂重新谈合作了。这事儿挺有趣的地方是,这些新谈的协议,竟然都开始用人民币来结算了。

这事儿可不光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了,实际上传递出个挺明显的信号: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固,市场愿意绕过那些政治上的阻碍,甚至还会重新调整结算的方式。市场的思路,最终还是比政治的干预更占优势。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王牌原来在手里

荷兰的第三个重大失误,也是最致命的一环,就在于他们低估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真正位置。在他们看来,中国可能还只是个负责封装测试的“世界工厂”而已,但完全没有注意到背后那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和深厚的战略布局。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方的应对可以说是一套典型的“组合拳”。11月1日,中国商务部率先行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汽车企业免除芯片出口的限制。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这不仅让全球车企悬着的心稍微放了下来,也让世界看清楚,谁才是真正担起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责任的一方。紧跟着,安世中国也发了公告,告诉客户们,手头的库存够用到年底,甚至更久,成功化解了市场上的恐慌气氛。

荷兰停止供应晶圆的威胁之所以听起来挺吓人,却没造成多大实际影响,关键原因在于,安世中国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国内供应商团队撑腰着。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归属于同一母公司闻泰科技的上海鼎泰,再加上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等一众国内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都完全有能力迅速填补空缺,保证生产线顺利运转。

这正说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态体系,已经展现出相当的韧性和自主研发的实力。与此同时,在保持局势稳定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反击也逐步展开。

11月4日,商务部明确表态,荷兰方面无视协商、推动局势升级,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后果。这一系列动作,让中国从原本的被动受害者,变成了维护国际秩序、甚至可能重新塑造规矩的主导力量。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荷兰硬抢安世半导体,断供晶圆,还故意推责,现在又打算扩建工厂想弥补,但市场可不吃这一套,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失去所有客户的信任。

荷兰确实该好好想想自己做的事,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得靠公平合作,而不是靠这种抢劫似的行为。

中荷破裂后,荷兰第二轮反击启动,东南亚新厂扩建中,一年后供货-有驾

一些网友也觉得,关键不在于荷兰到底愿不愿意出口晶圆,而是现在荷兰直接把中国的企业给收入囊中了,这才是真的大问题。咱们得奋力争取,把这块地抢回来,要是放任不管的话,别的国家照样会学着效仿,你说谨慎点行不行?

中方坚持到底,接下来就看荷兰怎么为自己当初那种不太理智的举动买单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