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坐进驾驶室里头,第一件事是干嘛?
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不是去摸方向盘,也不是看座椅舒不舒服,而是盯着那块越来越大的中控屏幕感叹一番。
这块屏幕现在可不只是放个歌、导个航那么简单了,它几乎就是整台车的“脸面”和“大脑”,科技感强不强,体验好不好,全看它了。
但是,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没细想过,我们天天盯着的这块屏幕,它到底是用什么技术造的?
就像咱们当年买手机会纠结屏幕是哪种一样,现在汽车屏幕的技术路线也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大洗牌。
这场牌局里,一个重量级的玩家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它就是在手机屏幕领域大名鼎鼎的三星。
最近,三星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汽车圈里最火的两个品牌:咱们中国的比亚迪和美国的特斯拉。
这事儿可不小,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几家公司的生意,更可能决定了未来几年我们车里那块屏幕的样子。
咱们先得弄明白,为啥三星突然对汽车屏幕这么上心了?
这得从屏幕技术本身说起。
现在主流的屏幕技术,简单分就是两大派:一派是传统的液晶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CD;另一派就是现在高端手机上普及的OLED屏。
这俩有啥区别呢?
打个比方,LCD屏幕自己不会发光,它后面得有个“大灯”(背光板)一直照着,然后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开关来显示颜色,就像是皮影戏,光在后面照,前面的人影动来动去。
而OLED就不一样了,它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是一个能自己发光的小灯泡,需要显示什么颜色,对应的小灯泡就亮起来,如果需要显示黑色,那对应的小灯泡就直接关掉。
这种原理上的不同,就带来了体验上的巨大差异。
OLED的黑色特别纯粹,因为灯泡直接关了,是真正的黑,所以画面的对比度就特别高;颜色也更鲜艳,反应速度快,而且因为它结构简单,没有那个大背光板,所以可以做得非常薄,甚至能做成曲面屏、折叠屏。
过去,OLED主要是在手机、电视这些领域发光发热。
但现在的手机市场竞争多激烈啊,基本上人手一部,增长空间不大了。
可汽车市场就不一样了,它正在经历一场从代步工具到智能移动空间的深刻变革。
车,越来越像一个带轮子的智能设备。
这么一来,屏幕就成了车里最重要的交互窗口。
而且现在一辆车上可不止一块屏幕,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娱乐屏,甚至后排乘客也有自己的屏幕,加起来三四块是常事。
更关键的是,用在车上的屏幕,对稳定性和耐用性的要求比手机高得多,风吹日晒、高温低温都得扛得住,所以利润也更高。
面对这么一块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新大陆”,三星这样的屏幕巨头怎么可能不眼红呢?
三星的行动非常迅速,它不只是想想而已,已经有实实在在的产品落地了。
就拿前段时间很火的理想MEGA来说,这台车内饰的科技感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屏幕。
车里最显眼的就是中控台和副驾驶前面那两块连在一起的15.7英寸大屏幕,分辨率达到了3K级别,用的就是三星的AMOLED显示屏。
不仅如此,给后排乘客准备的,还有一个能从车顶翻下来的17英寸大屏,同样是三星供货。
可以说,理想MEGA用自己的顶级产品,给三星的车载OLED屏幕做了一次绝佳的“活广告”,向整个行业展示了OLED屏幕能给汽车内饰带来多么震撼的视觉效果和豪华体验。
有了理想这个成功的开端,三星的胃口自然更大了,它的目标直接锁定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亚军——比亚迪和特斯拉。
这步棋要是走成了,那影响可就太大了。
我们先看比亚迪,作为咱们中国的骄傲,比亚迪现在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一年卖出去的车超过40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根据行业机构的预测,2024年全世界所有汽车用的OLED屏幕,出货量加起来大概也就是400万片。
也就是说,如果比亚迪决定在它的主流车型上,比如秦、宋、汉这些走量的车系里,全面换上OLED屏幕,那比亚迪一家公司的订单,就足以让整个车载OLED市场的规模直接翻一倍。
这对任何一家屏幕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巨大诱惑。
目前,比亚迪的主力车型大部分用的还是技术成熟、成本更低的LCD屏幕,只在像仰望这样的百万级高端品牌上,才用上了显示效果更好的Mini LED技术。
现在传出比亚迪对三星的下一代OLED屏幕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个信号非同小可。
再看看特斯拉,它在全球智能电动车领域一直扮演着技术风向标的角色。
马斯克对于技术的应用向来比较激进。
之前,特斯拉的主力车型用的是韩国LG公司生产的LCD屏幕。
现在,特斯拉也被曝出正在和三星洽谈,对在汽车上使用OLED屏幕表示出了兴趣。
如果连特斯拉都开始转向OLED,那无疑会给其他还在观望的车企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很可能会引领一波技术升级的潮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公司一年的汽车销量加起来接近600万辆。
而三星自己2024年的车载OLED屏幕出货量目标大概是160万片。
如果三星真的能拿下这两家巨头中任何一家的大部分订单,那它在车载屏幕领域的地位,几乎就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直接就坐稳了行业头把交椅。
但是,这盘棋局真的会这么简单,让三星一家独大吗?
恐怕没那么容易,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股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三星的对手并不少,除了老对手LG之外,更强大的挑战者来自于我们中国的屏幕制造企业,比如京东方和华星光电。
这些年,中国在显示面板产业上的进步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我们不仅在LCD领域实现了反超,在OLED领域也正在奋起直追,技术和产能都在快速提升。
在车载屏幕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大家几乎是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而我们的国产厂商还手握着本土供应链和快速响应服务的巨大优势。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现象级的例子,那就是小米SU7。
小米汽车一上市就火爆全网,它的内饰科技感同样备受好评。
那么,小米SU7那块关键的中控大屏用的是谁家的技术呢?
不是三星的OLED,而是我们自家企业华星光电生产的Mini LED屏幕。
这个Mini LED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传统LCD屏幕的“终极进化版”。
它把过去一整块的背光板,换成了成千上万个可以独立控制亮度的小灯珠,这样一来,它就能实现非常接近OLED的黑色表现和超高对比度,画面效果同样非常出色。
同时,它又保留了LCD屏幕的优点,比如寿命更长,不容易出现OLED那种长时间显示静态画面后可能产生的“烧屏”问题。
对于汽车导航界面、仪表盘这种常年有固定图标显示的场景来说,Mini LED的可靠性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小米的选择,其实也代表了现在很多中国车企的思路:我们不盲目迷信某一种技术,而是从产品自身的定位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合适、并且供应链最安全可靠的方案。
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和显示面板工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底气和自信。
特别是像比亚迪这样,本身就以强大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著称的企业,它在选择屏幕供应商的时候,会不优先考虑扶持和带动国内的供应链伙伴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即使比亚迪未来真的要在主力车型上采用OLED屏幕,也极有可能会采取多元化的供应策略,把订单分给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厂商,这样既能保证供应安全,又能掌握更大的议价权。
因此,未来汽车屏幕的市场格局,大概率不会是OLED技术一家独大的场面,而更可能是一场精彩的“百花齐放”。
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LCD屏幕,在入门级和中端车型上依然会是主力;性能均衡、可靠性高的Mini LED屏幕,会成为越来越多中高端车型的选择,就像小米SU7一样;而OLED屏幕,则会凭借它极致的画质和轻薄可弯曲的特性,在旗舰车型和追求顶级视听体验的豪华车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几种技术路线会长期并存、相互竞争,而这种充分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我们能用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越来越好的车载显示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