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

说实话,9月新能源MPV销量这数据让我有点意外。前几天和一个老朋友李工聊,他正好在做新能源MPV的供应链调度,说:这个月头部车型的料都挺紧,特别是高山和腾势,拉动挺猛。我这边刚翻了下笔记,发现销量数字挺有趣——魏牌高山5029辆,腾势D9紧随其后4673辆,别克GL8新能源4514辆,这三款不止体现了市场需求,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感情线。

先说高山这事儿,5029辆听着不少,但我还以为这数字更高点,毕竟它们一直都在吹自己是新能源MPV市场的老大,这次数据算是实锤了它的号召力。这里面也是算进了多地的政策利好和渠道促销加成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高山第三周销量1588辆,环比增长3.3%,其实增长幅度不算大,说明这市场还比较稳健,不是一波猛涨后就崩盘的那种。这增长可能也掺杂了厂家和经销商的微调,毕竟供应链受限的情况下,调货灵活性有限。

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有驾

腾势D9这家伙,其实是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因为我曾参与它前期的测试环节,记得那个时间节点,它的340V到400V的电池包升级让我琢磨半天。这回4673辆的销量,环比增长1.1%,保持了它的宜商宜家路线,说明这类多功能MPV还是有它的稳定客户群。相比之下,腾势对渠道端的掌控更细致一点,供应链团队也够硬,能保证零部件不链断,这点在大多数品牌里挺难得。

别看合资品牌,别克GL8新能源4514辆,跑到第三位了,我跟修理厂师傅聊过,他说:GL8这车你得看渠道力量,合资品牌就是在最后一公里下了功夫,能把用户的心理和经销商的利益都捞到一个点。我觉得,GL8新能源的强势归根到底还是配置扎实,品牌感强,渠道覆盖广,但业内普遍反映它的供应链并不算灵活,碰到问题反应慢。相比自主车企的快,这里面差距还是蛮明显的。

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有驾

说到岚图梦想家,我得承认,刚开始没抱太大期望,前两周销量不过2700左右,第三周直接飙升至1738辆,暴涨75.4%,这增幅太惊人了。我猜测主要得益于它搭载的800V高压架构以及华为ADS4智驾系统,毕竟这两块技术放在MPV市场上属于杀手锏。我又得自打嘴巴,销量暴涨到底代表用户认同,还是厂家促销发力,暂时不好说,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同事抱怨:研发新技术这块儿,不是弄个大屏幕,然后加点智驾功能就完事儿了,供应链和整车匹配才是头痛的地方。新能源MPV这块,技术含量虽说高,真正考验的是从电池选型到零部件管理的复杂程度。就像烘焙蛋糕一样,原材料再好,配料和火候没把控好,蛋糕照样烂。供应链就是那个烤箱的温度计。

理想MEGA排第五,2165辆,我估算了一下,大概在家庭用户里开始抢占空间。毕竟作为纯电MPV,理想的续航和空间确实符合不少家庭客户对移动空间的进阶需求。我有时候感慨,这类车型的用户心理其实和SUV用户差挺远,买MPV更现实,需求其实分得挺细,空间、座椅布局灵活度、续航稳定是硬指标,不像SUV更多是情感和品牌驱动。

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有驾

说到极狐考拉和传祺E8新能源,我身边有朋友买了极狐考拉,反馈说对亲子出行的需求精准打中了,尤其是后排空间设计,孩子上学上下车都方便。销量1358辆和814辆,排名第六和第九,虽然数字不算大,但都显示家用细分市场的细致分工。我本来还以为传祺E8的家庭牌打得很硬,销量能更高,但看样子,可能还是得进一步做精做细。

这让我回想起以前和一个修理工聊天,他说:高端纯电MPV,用户多半挑剔,极氪009和小鹏X9排七八十名这数字不能小看,哪怕销量不大,但对技术门槛和用户体验验证很关键。极氪009917辆,小鹏X9才551辆,差距还是蛮明显的,这反映出极氪更能抓住高端用户的心,高端新能源MPV的市场其实还很年轻,没几个产品能做到用户心头好。

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有驾

豪华品牌沃尔沃EM90只有71辆,排第22位,红旗HQ9 PHEV 160辆排第16。把这俩拉出来对比,我感觉豪华新能源MPV还真没形成统一趋势。前者有品牌优势,后者依托政策和商务市场,两者走的路完全不同,但销量都没能突破几个门槛,估摸着影响力还需时间沉淀。供应链层面,豪华品牌对零件品质和整车匹配的要求往往更高,导致产能受限,这一点也影响销量。

比亚迪这边多款MPV入榜,从898辆的夏本周期,到仅30多辆的E6,再到个位数的M9和D1,表现确实有点两极分化。我查了点资料,看来这和车型定位及渠道投入有关。售价差异和续航表现似乎没能让更多用户买账,尤其是在同价位合资和自主品牌车型面前,缺少所谓核心竞争力那块。新能源MPV市场尾部车型销量基本走近个位数,像风光E380、大家5这种热度很低,甚至不到10辆,头部品牌和尾部车型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头部集中度加强,这是市场成熟的一个征兆。

变天了!9月新能源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稳居冠军,别克GL8新能源强势第三,合资自主格局显著变化-有驾

难怪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些人吐槽,新能源MPV的选择虽然多,但适合家庭和商务两头兼顾的车型还是少。产品必须既能满足用户痛点,又能保证供应链稳定,这真是个很难攻克的双重难题。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新能源MPV未来的走向是继续细分市场,还是会有跨界融合的新玩法?毕竟,这市场啥都可能发生。(对了,你觉得现在的供应链,真的能支撑这一切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