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走在路上,是不是感觉身边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咱们自己国家的品牌,像比亚迪、蔚来这些,不仅设计得越来越好看,技术也越来越厉害,搞得以前那些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德国老牌豪车,比如宝马,都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这就像是班里原来一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发现好几个同学都悄悄用功,成绩快要追上甚至超过自己了,心里能不着急吗?
这不,宝马最近就憋了个大招,宣布要和韩国的三星、美国的Solid Power这两家公司一起,联手搞一个电动汽车领域的“核武器”——全固态电池。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在琢磨,宝马这是要绝地反击,重新夺回汽车界的王座吗?
这三家不同国家的公司凑在一起,组成的“国际联队”,真的能撼动咱们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吗?
这背后到底是一盘怎样的大棋,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里里外外说个明白。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宝马为什么这么火急火燎地要搞全固态电池。
过去咱们一说起宝马,想到的就是它那强劲的发动机和一流的操控感,那发动机的轰鸣声,是很多车迷心中的“天籁之音”。
可现在时代变了,进入了电动车时代,汽车的心脏不再是发动机,而是电池了。
这就让宝马有点尴尬,自己最擅长、最引以为傲的看家本领,一下子好像用处不大了。
而咱们中国的车企,可以说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跳过了在发动机上追赶的漫长过程,在电池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发力,结果一下子跑到了前面。
你看现在的数据,全球每卖出10台新能源车,就有差不多6台是在中国卖掉的,而且咱们国产品牌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
面对这种情况,宝马如果不拿出点革命性的东西来,光靠品牌和以前的老底子,恐怕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所以,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就成了宝马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这关系到它未来的生死存亡。
那么,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全固态电池”,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东西?
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现在普通锂电池的终极进化版。
现在我们车上用的电池,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里面都有一种像水一样的液体,叫做电解液,它负责在电池内部传递能量。
但这个液体有个天生的缺点,就是比较娇气,怕热怕撞,一旦电池受到损坏或者温度过高,这个液体就可能燃烧甚至爆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偶尔会看到电动车自燃的新闻。
而全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把这个液态的电解液换成了一种固态的材料。
你可别小看这一个变化,它带来的好处是颠覆性的。
第一,就是安全。
没有了易燃的液体,电池从根本上就变得安全多了,就算被针刺穿,也不会轻易起火,大家对电动车的最大担忧之一就解决了。
第二,是续航里程大大增加。
固态材料的结构更稳定,可以容纳更多的电量,理论上能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翻一倍。
也就是说,现在能跑500公里的车,换上全固态电池,可能就能轻松跑1000公里,以后长途旅行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了。
第三,充电速度会变得飞快。
因为固态物质的导电性能更好,充电效率更高,未来可能真的就像手机快充一样,充电几分钟,就能跑几百公里。
最后,从长远来看,一旦技术成熟,大规模生产以后,它的成本还有可能比现在的电池更低。
集安全、长续航、快充、低成本这么多优点于一身,谁先掌握了这项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动权。
了解了全固态电池的重要性,我们再回来看宝马组建的这个“三国联盟”。
这三家公司分工非常明确,各取所需。
美国的Solid Power公司,是一家专门研究固态电解质的高科技企业,它手里有核心技术,也就是制造固态电池最关键的“配方”。
韩国的三星SDI,是全球顶尖的电池制造商,它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丰富的制造经验,能把这个“配方”变成实实在在的电池产品。
而德国的宝马,作为最终的用户,它有顶级的汽车制造平台和广阔的市场,可以把生产出来的电池装到车上进行测试,并最终推向消费者。
这个合作模式看起来非常完美:美国出技术,韩国搞生产,德国来应用,强强联合,目标就是尽快把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里搬到马路上。
按照他们的计划,三星将在2027年正式推出这款新电池,而宝马则希望在2028年到2029年之间,让第一款搭载这种超级电池的宝马电动车正式上市。
然而,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而最大的挑战,正是来自咱们中国的“速度”。
在宝马和三星把时间表定在2027年、2028年的时候,咱们中国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早就把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目标瞄准了2027年甚至更早。
而且这不只是说说而已,宁德时代在去年就已经发布了一款名为“凝聚态电池”的产品,虽然还不是百分之百的纯固态,但其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并且已经具备了量产的能力,可以说是向全固态电池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这张王牌的同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专利布局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完整产业链优势。
从开采锂矿的原材料,到生产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的中间环节,再到最后制造电池和整车的下游应用,我们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世界级的企业。
这种全产业链的协同作战能力,使得我们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成本控制也更有优势。
宝马的这个“三国联盟”,虽然集结了各自领域的强者,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形成了强大生态系统、协同作战的“中国军团”。
这已经不仅仅是几家公司之间的技术赛跑,更是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整体实力较量。
当他们还在努力整合资源、进行初步测试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可能已经在考虑如何降低第二代产品的成本,或者研发第三代技术了。
所以,这场决定未来十年汽车工业格局的终极竞赛,才刚刚开始,宝马想要凭借这次联盟实现“弯道超车”,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