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国内车市“没增量”了?

徐长明先生在出行新生态战略研讨会上的判断很实在:未来五年国内车市是存量,出口和电车才是增量。但不少车主可能会犯嘀咕——电车都占半壁江山了,油车真要凉?出海听着热闹,跟咱们买车有啥关系?其实这里藏着三个真相。

第一个真相:电车不是“取代油车”,而是“分走场景”。现在51.3%的电车渗透率,看着吓人,但你去三四线城市看看,五菱宏光S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这类油车每月还能卖好几万——为啥?因为跑乡镇小路不用愁续航,拉货还抗造。就像智能手机没淘汰老年机,电车也淘汰不了油车,未来油车会守住30%左右的“场景市场”,比如长途货运、偏远地区代步。

第二个真相:中国车出海不是靠“低价倾销”,而是靠“价值碾压”。徐长明提到泰国76.7%的电动车是中国品牌,可很少有人说,比亚迪在泰国卖的车型,价格比同级日系油车还高10%,但消费者认——因为刹车、防撞这些安全配置拉满,就像给车装了“双保险”。再看欧洲,比亚迪ATTO 3能卖过大众ID.3,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冬天续航比竞品多50公里,这才是真本事。

第三个真相:95后买电车,不是“追时髦”,而是“算得精”。到2030年95后占购车人群近40%,他们选电车不是只看大屏,而是算过账:北京一辆B级电车,百公里电费20块,油车要152块,一年开1万公里就省1.3万,够买两次保养。这不是“盲目电动化”,是年轻一代的“实用主义”。

真相|国内车市“没增量”了?-有驾

落到咱们车主身上:换车别跟风选电车,常跑长途就留着油车;想保值,优先选出海火的品牌(比如比亚迪、长城),它们的电车二手残值会更稳。用车时能装充电桩就装,不然公共充电+服务费,可能比油费还贵。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未来5年,你会为“场景”买油车,还是为“省钱”买电车?要是油车加了智能配置,你会回头选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