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出海涨价,比亚迪换名减配,澳洲用户怎么看

要说国产车出海这事儿,你还甭说,跟小时候我们穿海澜之家都得把logo扣下来生怕人认出来,后来一想,反正也没人认识我,穿啥都一样。比亚迪这操作也是一个道理——先把唐L抠出来,糊上层洋气的“Sealion 8”面膜,就跟抹了SK-II瞬间高级一百倍。真是比马甲还马甲,马甲的限量联名款,官宣自己不是唐L,是来自大海的海狮,不咬人,只涨价。

国产车出海涨价,比亚迪换名减配,澳洲用户怎么看-有驾
国产车出海涨价,比亚迪换名减配,澳洲用户怎么看-有驾

多少人一看新闻,瞬间懵逼:比亚迪海狮8怎么忽然杀出来了?是不是又要“特供”了?我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下次连五菱宏光都出个“White Shark 5”,还专供东欧,带波兰语语音包。国产车出海,连名字也要热带化,恨不得下岗工人都变了身,董明珠都叫Grace Dong了。

说实话,比亚迪玩这个双名标的套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到国内,就往王朝里靠,名字都得带点历史厚重感,唐、宋、汉,偏是那种老师读到都会皱眉头的名字;一到国外,立马就蹦出了海豹、海狮,听着都像是在水族馆排队买门票。历史和海洋,国内外都照顾到了,也算一键穿越南北半球,连命名权都实现了全球化。

不过这次唐L化身海狮8,最大的亮点不是名字。你看看那造型,明明就是唐L一号,可比亚迪睁着眼骗你说:不不不,Sealion 8是全新产品,龙脸美学,分体大灯贯穿式尾灯,志在澳洲市场一雪前耻。我觉得,你要是澳洲人,看到这车,说不定都得怀疑比自己看到的鸭嘴兽还奇怪。有人说,新车谍照包得严实,但哪怕遮住两只眼,我都能凭轮廓认出这是国产SUV一号,绝对不是澳洲特色鳄鱼车。

国产车出海涨价,比亚迪换名减配,澳洲用户怎么看-有驾

这样一台尺寸巨大的唐L,到了国外就成巨无霸。在它面前,澳洲土著的袋鼠都得自愧不如。或许比亚迪还该给车配个袋鼠前脸,再多加点跳跃功能,每周自动跳一次——名为袋鼠版。轴距长得比网红的腿还夸张,真正实现了“上下五千年,横跨南北半球”。你说比亚迪是“跨境大使”,我信五分;你说它是“马甲专家”,我给满分。

不过说到配置,这事就有点黑色幽默意味了。激光雷达,国内唐L有,澳洲海狮8大概率没了。天神之眼?你以为都能做神经刀?实际操作就是:本地顾客,L2凑合用,别想多了。减配是吧?这事其实也要理解,毕竟海外市场对智驾的热情,比铁锅炖自己都低。给太多功能,怕劝退了客户,反倒不如少点“天神”,多来点“真香”。不过省下这激光雷达,售后也省了不少事,维修工都能早下班,家庭和谐,GDP再升一升。

国产车出海涨价,比亚迪换名减配,澳洲用户怎么看-有驾

讲真,国内媒体每次见到比亚迪出海,最关心的还是“又减配了吗”。国产车出去,都得变身特供版,安全带变成二十年前编织版,后视镜能用马卡龙塑料就决不多花一分钢。你指望出国能升级?那还不如期待世界和平。出海策略就是直接把“能削的全削,能省的能省”,预算到位,利润攒起来,回头给国内搞点新花样。

当初唐L就靠旋转大屏、HUD、怀挡这些噱头,成功收买了国内车友的心。到了澳洲,我估计这些老把式也不会轻易放弃 —— 毕竟重新开模是技术活,比亚迪更喜欢做“排列组合”,内饰一套用到底,环保又节约,还能极致发挥“祖传工艺”。如果能再加个微信支付和抖音短视频,说不定还能多卖几台。只可惜澳洲用户没人用微信,大家还在用诺基亚,夸张点比亚迪都该配个实体按键来证明自己是新世代良心企业。

动力方面,比亚迪可不玩虚头巴脑。DM-i主打省油,通勤小王子,反正你买了后,爹妈都能夸你会过日子;DM-p主打性能,前后双电机,推背感卷得跟新闻联播一样强烈。比亚迪首创“双核动力”,一边是省钱,一边是省命,双管齐下,兼顾了中年男人的安全感与少年少女的冒险心。电池容量分两种,DM-i小瓶装,DM-p大瓶装,买车像买可乐,想省钱喝小的,想冒险喝大的。具体能跑多远?比亚迪,还没开口,消费者先闭嘴。

说到价格,这才是整个出海事件的灵魂考问。中国国内唐L卖22.98万到28.58万,放到澳洲,光税费和运费没准能让海狮8也变身“澳洲大企鹅”,直接涨到30万人民币起步。比亚迪以“国产价只供国内,海外价贵得你吃惊”为美德,每次出国都能狠狠薅一把海外铁憨憨的钱包。你可别小看澳洲的购车心理,他们对国产车既忌惮又好奇,买得起就是信仰,买不起就活该老老实实用丰田Kluger和起亚索兰托PHEV。不信你问比亚迪客服,他能用一口东北普通话给你解释半小时澳洲税法。

话说回来,比亚迪这海狮8初到澳洲,可不是去旅游,就是直面丰田和起亚的主场作战。唐L在国内能号称王朝旗舰,到了海外秒变海洋网大哥,气场倒是没跌,但对手可都是实力派选手。丰田本地化几十年,品牌号召力能拖着膝盖跑步,客户一边喝啤酒一边骂自己傻,还得继续买。起亚性价比高到能把比亚迪都逼成高价二手买家。国产车一进场,发现本地对手才是老中医,专治新来踢馆的嘴炮。

比亚迪面对的难题很简单:之所以海外起步价高,本质是交了“面子税”,还有“智驾减配税”,最后补个“澳洲特色税”。说到底,国产车想在海外占坑,除了让老外看看什么叫“SIZE MATTERS”,还得学点当地剥头皮方法,不然到最后只能当销量统计里的“那一抹绿色”。

再说说这种“换名出海”策略,明人不说暗话,真的就是“傻人开心,聪明人尴尬”。你以为老外能分得清唐L和海狮8的区别吗?就跟我每次换头像,结果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我头像换没换,只在乎我有没有发红包。这名字一换,国内人能觉得新鲜,海外客户其实都看参数。比亚迪是一家会营销的车企,名字玩得花,实际卖的还是那套“比亚迪祖传豪华套餐”,缺雷达缺配置都无所谓,只要价格能掏出来,谁在乎名字是不是中国古代王朝还是澳洲动物园。

最后还得自嘲,讲讲减配雷达这事儿。如果海狮8真没激光雷达,最多算海外版“特供”。你说坑吗?也坑,也不算绝对;你说懂事吗?那更没有,汽车厂商还没到为理想主义卖命的地步。大家都在减配,谁先加配置谁就亏钱,谁先亏钱谁先下岗。比亚迪也不是活雷锋,不减不赔钱。客户能接受,好车就多卖几台;客户不接受,库存有的是地方放,澳洲也得给中国出口点土地,毕竟造车不如卖地来钱快。

综上,国产车出海如果是靠“换个名字加一层包装纸就能涨价”,还真挺诚实的,比有些品牌在海外专门用假LOGO卖假原型车强多了。比亚迪是实诚的,把唐L抠出来,糊上“海狮8”,羞答答地提着价格,豪气干云地减了配,顺锅就下了。你要问这事前途如何?我只能说,比亚迪会不会成为澳洲新一代“网红宠物”呢,咱且听下回分解。

所以啊,谁没买过“马甲版”产品呢?我小时候买的奥特曼卡片,都是日本小作坊的“特供”,卡面还写着繁体字骗我说是全球限量。比亚迪卖的海狮8,也是全球特供,特供到你家门口,只要你能出30万人民币起步,配置少了不怕,只要颜值在就行,反正车是开出去的,不是开进心里的。等有天我也有钱了,没准冲到澳洲买辆海狮8回来,告诉邻居:“看,国产车也能全球特供!”对面邻居会回我一句:“你钱真多。”

至于换名出海还是减配出口,都是社会常态。国产车也好,洋品牌也罢,大家都在改名、比马甲,只有我还在用自己的真名,写你不愿看的实话。这年头,卖车都能出“荒诞文学”,特供产品一大箩筐。不信,下次你买车的时候看看座椅下有没有藏着特供版的比亚迪拖鞋——那才是身份的象征,真正的特供,只有买了才知道。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