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拿着买一辆A级轿车的预算走进4S店,销售却指着展厅里一台车长近5米、配真皮座椅和加热方向盘的B级车说:“这台车现在卖10万出头。”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走错片场了?这不是段子,而是南京一家别克4S店正在发生的真实场景。最近上汽通用别克直接把君威的起售价从15.98万砍到10.69万,让原本打算买轩逸、卡罗拉的顾客纷纷调转车头,甚至有人当场掏出手机发朋友圈:“原来合资车也能当白菜买!”
价格屠刀有多狠?
当别克君威25T超享版挂出10.69万的价签时,整个汽车圈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个价格比同配置的2021款便宜了整整5.29万,相当于直接打六折。更夸张的是,隔壁本田雅阁的入门款还标着17.18万,而君威的2.0T高配版也才卖12.39万,几乎贴着丰田卡罗拉1.2T的价格线。南京江宁区某4S店的销售小陈说:“现在每天接待的客户里,三成都是带着轩逸、朗逸的配置表来对比的,有人进门第一句话就问:‘听说你们这车比飞度还便宜?’”
这种降价力度甚至让自家老车主都坐不住了。一位去年花16万提了君威1.5T的车主在论坛晒出购车发票,配文:“现在这价格,我的车直接亏出一台五菱宏光MINI。”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调侃:“建议车企给老车主补差价,不然下次换车谁敢买?”
便宜真的没好货?
价格跳水背后,很多人担心别克是不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但拆车党的实测结果让人意外:入门版标配的皮质座椅、座椅加热、双区自动空调,放在10万级车型里堪称“豪华大礼包”。更绝的是动力配置——1.5T发动机+9AT变速箱的组合,169马力的输出直接把同价位的轩逸1.6L(135马力)甩开一个身位。有网友试驾后调侃:“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比销售的话术还实在。”
南京某高校的王老师就是典型买家。他原本计划买辆14万左右的A级车,结果试驾完君威当场签单:“4.9米的车长,后排能跷二郎腿;全系9AT变速箱,不像某些品牌用CVT糊弄人;关键是价格比我预算还低,开出去同事都以为我升职加薪了。”数据显示,在南京地区购买君威的客户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比超过60%,他们既要面子又图实惠的心态被这款车精准拿捏。
4S店上演“抢车大战”
价格刺激下,市场反应比预期更疯狂。南京江北新区一家别克4S店,展车刚到店就被贴上“已售”标签,销售经理苦笑着说:“现在不是客户挑车,是车在挑客户。”有对情侣为了抢最后一台白色现车,当场加价3000元要求插队,结果被其他顾客集体投诉。而在二手车市场,车商们集体开启了“避雷模式”,一位从业十年的黄老板直言:“现在收别克君威就像接飞刀,上午10万收的车,下午官网可能又降5000。”
这场价格战甚至波及到了隔壁品牌。某日系4S店的销售透露,自从君威降价后,他们店被迫给凯美瑞额外补贴5000元油卡:“客户拿着别克的价格来压价,说‘人家B级车都卖A级价了,你们还好意思不降价’。”
背后藏着什么阳谋?
别克这波操作可不是单纯“赔本赚吆喝”。去年昂科威Plus试水“一口价”策略,单月销量暴涨198%,让车企尝到了甜头。更深层次的是,上汽通用正在玩一场“油车反击战”——用透明定价撕掉4S店“看人下菜碟”的标签,把传统车企的库存压力转化成订单生产的灵活模式。有内部人士透露,别克生产线现在实行“以销定产”,经销商库存周期从52天压缩到18天,资金周转速度快了整整三倍。
更耐人寻味的是技术布局。别克一边用“价格屠夫”的形象抢占市场,另一边悄悄和宁德时代研发6C超快充电池,充电10分钟能跑350公里。这种“燃油车守阵地,新能源打未来”的双线策略,正在改写合资品牌的生存法则。正如某车企高管在行业论坛上的感叹:“当别克都开始玩性价比,其他品牌要么跟上,要么出局。”
市场要变天了?
君威的降价就像往池塘里扔了块巨石,涟漪正在扩散。自主品牌阵营里,原本在10万级市场稳坐钓鱼台的比亚迪秦L,突然要面对一个车长多出20厘米、挂着合资标的对手;豪华车市场也不太平,凯迪拉克CT5被迫把起售价拉到21.59万,还附赠五年免息贷款。而在二手车市场,一批2023款的准新君威正在以8折的价格抛售,车商自嘲:“现在卖别克比卖海鲜还刺激,价格一天一个样。”
不过这场狂欢背后,消费者更需要冷静。有业内人士提醒:“别光盯着价格,看看售后政策再下手。”比如别克虽然砍掉了议价空间,但部分车型的保养成本仍比自主品牌高15%左右。一位刚提车的90后程序员就吐槽:“4S店说分期购车送6次保养,结果一看条款,必须加3980元的延保套餐才能享受。”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别克君威的这波操作或许只是开始。当合资品牌放下身段玩起“贴身肉搏”,当B级车的价格标尺被彻底打破,这场汽车行业的洗牌大战,注定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唯一能确定的是:以前买车要纠结“选鸡头还是凤尾”,现在可能要多问一句——“还有没有腰斩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