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销量曲线与冠军代言的双向奔赴

#美女#

红旗销量曲线背后 一场七年转型长跑

2017年,0.47万辆。 这个数字曾让红旗饱受质疑。彼时全国仅有22家“红馆”展厅,主力车型H7年销量不及竞品单月成绩。国车光环反而成为市场化的桎梏。

红旗销量曲线与冠军代言的双向奔赴-有驾

转折发生在2018年。一汽启动“四能改革”——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这场触及筋骨的改革,打破了老国企的思维定式。总部直接运营红旗品牌,资源向主业聚焦。

渠道变革同步展开。摒弃孤芳自赏的“红馆”模式,红旗开始在全国308个城市招募经销商。从最高级别A级店到轻量化的C3级店,建店标准灵活多元。50%建店补贴、零保证金预约车辆等政策,让投资人看到了诚意。

产品线迅速丰富。三大平台、16款车型的矩阵逐步成型。从H5到H9,从燃油车到新能源,红旗开始覆盖主流细分市场。技术投入持续加码——近三年突破328项关键技术,专利授权量居行业首位。

红旗销量曲线与冠军代言的双向奔赴-有驾

2021年,销量突破30万辆,较2017年增长63倍。数字背后,是体系能力的重构。

2025年1-10月,38.15万辆的销量再创新高。红旗天工05与孙颖莎的搭档,成为品牌年轻化的生动注脚。冠军运动员与国产高端车的组合,传递出品质与信赖的双向认同。

这条上升曲线并非偶然。从产品研发到渠道建设,从品牌重塑到用户运营,红旗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系统性再造。新能源车型11.5万辆的年销量,预示着新的增长引擎已经启动。

红旗销量曲线与冠军代言的双向奔赴-有驾

民族品牌的复兴,从来不是简单的销量竞赛。它需要面对市场的残酷检验,更需要完成内在基因的重塑。红旗的这七年,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缩影。

红旗销量曲线与冠军代言的双向奔赴-有驾

销量数字会波动,产品周期有起伏。但体系能力一旦建成,就拥有了持续进化的可能。这或许比任何单月数据都更值得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