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特斯拉那张图,心里咯噔一下。Model 3的前脸上,莫名其妙多了颗小摄像头,还特地标上“选装”,那味儿比广告还直给。你说这不是明晃晃拿用户当小白鼠?一瞬间,脑子里全是马斯克那副“你猜我这次要收你多少钱”的笑脸,像极了楼下健身房推销私教课的劲头,嘴上说科技进步,钱包先被掏空一遍。
奇了怪了,明明三年前还在大张旗鼓砍雷达,信誓旦旦“纯视觉才是未来”。身边那些特斯拉粉,群里天天吹牛,仿佛谁开雷达都是老土。结果2024年一眨眼,FSD 12.4.1直接让方向盘扭力监测下岗,换成摄像头盯司机一举一动。这波操作,就像NBA半场突然换了裁判,有点跟不上节奏。马斯克摆明了要用神经网络省下传感器成本,搞得安全都能按件卖,网友在群里都快玩成了“汽车版盲盒”。
有意思的是,老车主的钱包还真不是第一次被收割。早几年OTA翻新,原本觉得买了顶配已是人生赢家,谁料一夜间冒出“选装”新花样。新老车主对视一眼,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鄙视链。朋友圈里,没装摄像头的晒车都不敢配滤镜,生怕被指点“只能享受去年的安全”。
想起前年特斯拉砍雷达那一出,技术圈里热闹得像春晚后台。每个人都在打听“纯视觉到底靠不靠谱”,可数据说话——去年那波雨夜测试,Model 3的自动刹车反应慢得让人捏把汗。国外安全评测一出来,雷达车主松了口气,纯视觉党心里隐隐作痛。就像球场上,教练让你主攻左路,半场发现右边漏风,转头还得补锅。科技这东西,谁都想站在风口,就是怕风一停摔个大跟头。
特斯拉的套路,细品下来,有点像演唱会分VIP、SVIP、至尊VIP那套。你以为买了票就能坐前排,结果发现椅子还得加钱租。安全既然能选装,明天是不是连安全气囊都分版本?想起上一回跟朋友聊起蔚来、小鹏的付费升级,大家哈哈大笑,可谁也没真敢吐槽自家特斯拉。说到底,谁都不想被落在“科技鄙视链”底端。
别光盯着摄像头,整个智能汽车圈都在卷。软件定义汽车,硬件随时加塞,功能像App一样弹窗推送。你今天买个基础版,明天朋友圈刚晒出新功能,心里就痒痒地琢磨要不要再氪一波。厂商说是“用户可选”,其实就是把常规配置拆成碎片,卖给你一份科技焦虑套餐。就像健身房年卡,跑步机和瑜伽垫还要单独付费,体验总有阶梯,钱包永远有待开发的空间。
这波心理战,马斯克玩的溜。怕落后、怕被比下去、怕少了新功能。安全感变成社交货币,谁车头多颗摄像头,谁就能多发两条朋友圈。特斯拉的“持续OTA”,其实就是把用户拉进一场没有终点的升级竞赛。厂商收获了持续稳定流量,用户收获了持续不安和新一轮的充值提醒。SEO关键词“特斯拉选装摄像头”、“FSD 12.4.1升级”、“汽车安全分级”都在热搜榜晃悠,说明这事儿还真不只是一阵风。
有时候真想问问,那些年被割的老车主心里啥滋味。你以为自己买了科技红利,回头一看,其实只是被时代顺路带走。想起梅西转会巴黎,球迷又哭又笑,谁都说不清到底开心还是难受。科技圈的“升级焦虑”,和体育圈的“名将转会”一样,谁都想站C位,但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赛季还在场上。
说到底,这颗摄像头到底该不该免费?安全到底该不该分级?这些问题,谁也给不出绝对答案。厂商有厂商的算盘,用户有用户的小九九。你说这是不是和当年姚明留洋NBA一样,一边被吹上天,一边被挑毛病,风口浪尖谁都不想错过。回头看看,智能汽车行业的赛道才刚刚起跑,谁知道明年特斯拉又会给车主带来什么新花样?
说了这么多,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句:以后连车头的摄像头都能定制,哪天后视镜也要按次付费,咱也别太惊讶。你家老款特斯拉,是不是该考虑升级一下了?或者,咱就憋着,看下一轮OTA还能玩出啥骚操作。烦不烦?那就评论区见呗,反正下一个被“选装”点名的,也许就是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