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宝来四万出头,轩逸降到六万,燃油轿车集体拼低价

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有一天,在咱们中国,大众车能便宜到四万块出头,这不是玩笑,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终端价格。咱们也见证过好多合资、国产的价格血战了,可像宝来这波操作,真是稀罕得很。为啥?你得回头想想,大伙儿买车那几年,几乎都信赖“德国工艺”,一说要可靠、皮实、省心、能开个十年八载还不坏,家庭买轿车九成绕不开大众。但现在,轩逸这个“燃油王者”,风头可比大众还亮,这几年排量不大,油耗低,维修也便宜,车贩子挂嘴上“省心如轩逸”,不是没道理。

可问题来了,就算轩逸卖得好,它如今也不是靠原来“高高在上”的身份挣钱,而是一把斧头把价格砍到六万左右,甩着打促销才勉强撑住销量。这样一弄,大众怎么可能坐得住?老祖宗不是说“此消彼长”,东西便宜了,谁都眼红,欧洲车的身段也保不住了。那你觉得大众是怕没销量吗?不是,人家在国内也曾是“独吃一条街”的主,现在局面变了,不下场拼价格,连最后一口蛋糕都吃不着。

再说,咱们总讲市场规则,有道是“没有永远的旺季,也没有永远的淡季”,归根结底看谁能让利到消费者最大限度。大伙都心里有数,十年前工薪一族买个车是何等荣耀,家里掏钱添了辆大众,街坊邻居都羡慕。如今倒好,四五万,大众宝来就能开走,还不是乞丐版,带1.4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150马力,这动力放在燃油车里头不说秒天秒地,起码甩轩逸几条街不是问题。你要非想问,动力强了是不是油耗高?那可未必,这车还只喝92号油,现在油价这么贵,帮你省不少心血钱。动力省油两手都要抓,“鱼与熊掌”终于成了标配。

但你想过没有,买车到底图啥?真就是追求动力?真正大多数的老百姓,买家用轿车,还是奔着省事、耐用、别太娇气。大众这几年把口碑磨得可算是家喻户晓,谁都夸一句皮实。配置呢,别忘了,这车进化得也不赖,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大屏,手机互联,哪怕是四五万的车型,一样都没少给你安排上。你再看看轩逸,明明车也降了价,可内饰和配置那叫个老实,“一分钱一分货”有道理,但时代变了,这份货色放到桌面上摆,怕是要被挑刺。

大众宝来四万出头,轩逸降到六万,燃油轿车集体拼低价-有驾

当然,话得说回来了,便宜车总有它便宜的理由,就像后悬挂还是扭力梁,舒适性你别太指望,路况不好的地方,颠得你怀疑人生。可大多数工薪家庭买回去,就拉拉家,小孩上下学、老婆接送,能少惦记毛病,能省油能打个地铁价格,这就值回票价。你说还要啥出奇的享受?预算四万真就不该挑剔。

再说安全,一直有种说法,德系铁皮厚,耐撞,当然现在都是钢板轻量化了,真正安全得看气囊、驾驶辅助、制动这些。宝来这次自适应巡航、六气囊全都安排了,主动刹车也有,虽说电子系统比不上更高级的新能源智能,但同档燃油车里,你挑不出啥短板。以前舍不得花钱堆配置,现在全靠价格杀红了眼。

大众宝来四万出头,轩逸降到六万,燃油轿车集体拼低价-有驾

这样杀价下去,谁最难受?不光轩逸自己慌的,是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全都得瞪圆了眼,坐不住。以前各家号称“省油、保值、舒适”,优势还经得起比?如今谁敢拿两倍价格卖,谁就是“活化石”,只能等死。

有人要问了,为啥合资燃油车突然全线低头?一方面,是新能源这些年真把传统油车锤服了。新能源不光在北上广深有优势,小城市年轻人,看着智能化、零油耗,分期一贷压力不大,纷纷转向电车。留下来还买燃油的,多半要么根本不在意新科技,要么就是预算有限实用为主。这部分人买车就是想挑点“最后的红利”,用“白菜价”淘个合资车,拉拉家足够。

大众宝来四万出头,轩逸降到六万,燃油轿车集体拼低价-有驾

可这红利,到底能持续多久?老百姓捡漏是好,但你得想想,价格这样卷下去,对汽车产业长远是福是祸?以前车企随便定个高价,随时能降,消费者就心里没底,习惯当牛当马交“智商税”;现在彻底打烂了价格战,逼得所有合资、国产全“落地成盒”。一台油车赚个两三千就谢天谢地,哪还有资金搞研发?等新能源时代席卷全球,这些老厂商还能剩下几家?不少人说车越来越便宜,是好事,可你仔细琢磨,是不是临终时的狂欢——原地清仓、落地生根的传统还撑得了几年?

大众宝来四万出头,轩逸降到六万,燃油轿车集体拼低价-有驾

也有人说,现在该换车的赶紧入手,合资钜惠一阵还会不会卷?不能说没可能,但总体这波肯定到顶了。新能源越来越普及,政策导向也在推,人们口味变了,燃油车的命运有点像当年的诺基亚,曾经龙头老大,一夜之间沦为手机陈列橱窗的样品。这个四五万的宝来,八成也成了车企绝地反击,最后撒钱冲一波的临时优惠。再过几年,习惯看新能源车友强推智能驾驶、OTA升级,谈二手车残值时,恐怕谁还记得现在油车有多坚强?

退一步说,难道燃油车没有未来了?显然也不是。中国地域广阔,三四线、农村用车环境复杂,不是那么快能靠充电桩全覆盖,人们依然信任那种甩开膀子就能跑,坏了半路找修理铺能对付的机械。大众宝来、轩逸这样的务实选择,还会被大部分用户牢记。可舞台越发小、唱功再炸,也难挽大势,能坚持的终归是极少数。

这就像“老头乐”短命辉煌,燃油车就算想“逆天改命”,也得顺应潮流。真到了新能源统治的日子,不怕油车彻底绝迹,怕的是,痴迷“便宜合资”的主们,后悔没早买新技术的方便、智能、环保。

最后,回到这场价格战,表面上是大众和日产的正面硬刚,实际上所有合资燃油均被拖下水,“自绝后路”般甩卖。有人感叹,这叫时代的眼泪,也有人偷着乐,能用几万块好舒服地买个情怀圆了梦。可别忘了,这局你享受的是最后的余晖,也是汽车行业转型的无声叹息。谁还在等?能捡漏就捡,能升级就大胆试,别把自己困死在燃油老路,世界只会越来越快,你抢到了“便宜”这一刻,下一秒可能就被新潮流拍在沙滩上。这个变化,本身就让人感叹不已。

谁都喜欢好车不贵,可多少人会问,这“便宜”到底是谁买单?是企业的利润,是岗位的失落,是消费观念的迁移——该省的不该省,该花的早晚也得花。今天你花四万买大众,十年后还认得出历史的味道么?会不会到时怀疑,“原来,这就是弯道超车改变一切的时代啊?”

所以你说这事怎么看?我反倒觉得,比起争论谁打败谁,更该问问自己,这低价猛砸的时刻,你是入局者、围观者、怀旧者,还是得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稳当”答案:心里是不是也有点不舍,同时也有点庆幸,赶上了汽车最疯狂也最坦白的几年——这波拼杀,图的就一个字,值!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