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想省点钱买辆靠谱二手车,结果差点被“法拍神车”忽悠得连底裤都不剩!
我哥们儿老王前两天还在朋友圈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信“内部渠道”这四个字了。为啥?就因为一辆号称“法拍捡漏”的路虎揽胜,整整三十多万打了水漂。你说气不气?这事儿还真不是段子,是湖北长阳法院刚判下来的真实案例。
事情是这样的——王姐(化名)想换个二手车,朋友介绍了个“神通广大”的蔡某某,张口就说自己有“独家资源”,能通过某正规拍卖平台搞到一辆九成新的路虎揽胜,价格比市场价低一大截,听着是不是特别香?还信誓旦旦保证:“姐,这车我肯定拍下来,绝对稳!”
王姐一听,心动得不行,毕竟谁不想花小钱办大事呢?于是二话不说,微信上一顿操作,35万直接打过去。结果呢?人家蔡某某压根儿就没报名竞拍,别说他自己了,连王姐的账号都没登录过。那辆车早就被别人正儿八经拍走了,跟这位“中间人”八竿子打不着。
但这位“表演型选手”可没闲着,天天在微信里演大戏。一会儿发个截图说“已成交”,一会儿又甩个“过户流程中”的假进度,搞得跟真的一样。王姐催得紧了,他就来一句:“系统延迟,别急哈。”再催?直接装失联,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朋友圈都删干净了。
直到报警才知道,那35万根本没进拍卖账户,全被蔡某某拿去填自己的债务窟窿了。所谓的“低价车源”“内部拿货”,全是画饼。这哪是卖车,这是空手套白狼,纯纯的诈骗剧本!
最后法院判了,蔡某某犯诈骗罪,坐三年牢,缓四年,罚两万。听着是解气,可钱呢?追回来多少?没说。这种案子最扎心的就是,人抓到了,钱早花没了,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好多人都在找便宜车,尤其是经济压力大的时候,看到“低于市场价”“内部名额”“法拍特供”这种词,脑子一热就冲了。可你想想,正规拍卖平台啥流程?信息公开透明,谁都能看,谁都能拍,哪来的“特殊通道”?真要有内部关系,人家自己留着赚钱不好吗,干嘛便宜你?
买二手车,真别贪这个“便宜”。靠谱的做法是啥?去正规平台查VIN码,看维修记录、出险记录、过户次数。别信什么“朋友的朋友认识人”,那都是套路。车没到手、没过户之前,一分钱定金都别多给。
我还记得我买第一辆车时,销售问我:“你是想要一辆便宜的车,还是一辆安心的车?”这话我一直记着。便宜车背后,可能藏着一堆猫腻:泡水、调表、事故车翻新……更狠的,像蔡某某这种,连车影子都没有,纯靠嘴皮子骗钱。
所以啊,兄弟姐妹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多半是陷阱。你看中的是低价,人家看中的,可是你兜里的钱。买车这事儿,宁可慢点,多问几句,多查几遍,也别图快图便宜,最后被人当韭菜割了还替人数钱。
记住咯:凡是你觉得“太划算”的,大概率都不太真实。二手车市场水是深,但只要咱不上头,不贪心,踩坑的概率自然就低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