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29万-39万硬派SUV迎来新玩法,北京越野BJ81要把“军迷梦”变现实?
01 上周哥们找我喝酒,说他家那台老BJ80开了快6年,还是原来那一款侠客版。问我:“这车到底还能不能换新?感觉身边喜欢BJ的,最近都在等啥新东西。”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疑惑。其实,混汽车圈时间长了,尤其玩硬派SUV,你会发现。老炮儿们都有个执念——得有一台自己的“战术方盒子”。北汽越野BJ80这车在咱们这帮小圈子里,不夸张,情怀分占了七分。可是你要问它销量怎么样,我只能说,还行吧,6月份整了10台,和主流的坦克500比,那真是隔了个次元。
02 说实话,看车看多了,我对那些千篇一律的“中大型SUV”审美大抵有点疲劳了。BJ80其实自2016年上市以后,造型就没咋变过,一直延续那种“方盒子”。4765毫米的车长,1955毫米的宽,1985毫米的高,轴距2800毫米,分分钟一块大积木杵那儿。重量也是,2285公斤起步,家里有老小区立体车库的,基本就别想了。这种设计,讲情怀是真行,日常代步其实不太友好。之前还和一个修车师傅吐槽过,他说,“开这车城市转弯,像拎个书包走迷宫。”有点意思。不过,正是这种极端的体型和肌肉感,军迷们才会爱得死心塌地。
03 不过现在,北京越野居然搞了个新活。BJ81概念车马上来了。不同以往,这次全新方式是“用户共创”,官方名字叫BIP,其实就是把造车过程摊出来,车主能参与决策。直白讲,“你觉得方盒子得多方、轮眉要多粗、哪儿贴什么标,都能投票说话。”不是以前那种“厂里拍板,用户买单”。这波操作,还真有点像咱小时候玩乐高,大家一人插一句,最后玩出自己小队的定制战车。要真做成这样,市面上没有第二家真敢让大家伙“共造”硬派SUV。这里我要插一句,我以前在合资大厂见过,产品设计会上各种“自以为懂用户”的决策,最后新车出来三无卖点。现在北汽直接反着来,挺大胆。
04 动力这块,其实我关注更多。过去BJ80有两种汽油机。2.3T四缸170千瓦,3.0T V6能到206千瓦,对应345和420牛米。6AT和8AT,分时四驱,非承载式车身。后桥差速锁和低速四驱全系都有,讲究的是“够硬核,能上山下河”。这些配置不花哨,但靠谱。坦克500、普拉多也就那样,比起BJ80,不算碾压。打个比方,硬派越野要的就是一身铁骨头,电子花活反倒未必省心。
05 有读者私信问过我,北京越野这玩意值得买吗?我的看法,长远看,BJ81定位应该还是30万-40万区间,不会比BJ80便宜太多。毕竟BJ40、BJ60撑着15万-40万价格带。如果你真的一年进山好几趟,每周蹚泥巴,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加后锁这些,放这价位就值了。可日常通勤图个省油、好停、没啥毛病,BJ系列还真不是首选。换句话说,你真想体会“军迷梦”,那种买菜车是给不了的。
06 其实还有人问,这种用户共创模式到底靠谱吗?说人话就是,一群人凑一起定车型,最后会不会做成四不像?我的经验,关键看厂里有没有底线控制,不是什么都向着投票。就像做饭,大厨得把好火候,配菜随便加点没事,但主味不能乱。北京越野这次玩BIP,估计还是会请工程师、军迷、KOL一起把关。只不过,决策比之前更透明而已。反正,这年头,用户有权利提意见,听不听得进去,那就看厂商技术底子和魄力了。
07 总结一下。北京越野BJ81概念车,大概率还是延续老BJ80那一套“方盒子+硬核越野”血统,但会加上共创元素,用户参与感拉满。30多万的价格区间,咱们是冲着气氛去的,不是冲着销量排行榜去的。你家真有BJ80,不妨等一等。说不定,下班路上能遇见第一台真正属于你、你和一票军迷一起造出来的“战术方盒子”。可别说,有可能会是这两年越野圈最有意思的爆点。
值不值,轮不到我下结论。总有一波人,就喜欢这种,啥玩意儿都得自己凑个热闹,才觉得“这车有我的影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