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

速腾,这台3000万辆的SUV,它到底还能稳多久?

99万,一个数字,却足以让不少人心里打鼓。

一汽大众最近推出的这款“甄选款”,听名字就透着一股子“纪念碑”的味道。

可细细一看,它不是什么横空出世的新星,更像是在老朋友的脸上,添了两抹新色彩,再稍微调整了下衣裳。

这价格,14.99万到15.89万,直接把1.2T的“小兄弟”请出了队伍,全系标配了那台熟悉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那台7速干式双离合。

这下,购买的门槛,算是实打实地往上推了一截。

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有驾

您可能会问,这“甄选款”到底“甄选”了啥?

说实话,变化不算惊天动地。

外观嘛,还是那副大家熟悉的模样,只是多了一抹极地白,一抹锰石黑,尾部也依旧是低调的隐藏式排气。

配置上,和2025款大体一致。

全景天窗,像是给车顶开了一扇窗,视野更开阔;前后贯穿式头部气帘,是看不见的守护。

后泊车雷达和影像,让停车不再是“技术活”。

高配的300TSI自动超越版,才算是“锦上添花”:外后视镜在你锁车时自动折叠,这细节,挺贴心;皮革座椅,坐上去触感更细腻;10色氛围灯,夜晚能点亮你的心情;前泊车雷达、无钥匙进入、启动,还有后排空调出风口,以及那块12英寸的中控大屏,这些,都让驾驶体验更便利、更舒适。

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有驾

可这套“老搭档”——1.5T发动机配7速干式双离合,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总会时不时地“闹点小脾气”。

起步时的那一点点顿挫,像是它在跟你说:“嘿,别这么急,我得缓缓。”

这就像“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的新鲜感,总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显露出一些不完美。

笔者认为,这种技术特性,是它骨子里自带的,难以完全抹去。

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有驾

但是,速腾这车,它的“硬实力”可不是盖的。

车身尺寸4791/1801/1465毫米,轴距2731毫米,在紧凑型轿车里,它绝对算是个“大块头”。

后排空间,足以让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出行。

而德系底盘的那份“稳”,更是让人心安。

我有个朋友,开速腾跑高速,150码的速度,他形容车身“稳如泰山”,一点不飘。

这种扎实的行驶质感,是许多消费者选择速腾的重要原因。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般的底盘调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有驾

燃油经济性方面,速腾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WLTC综合油耗5.77升/百公里,实际用户反馈,市区7.5升,高速5.5升,这对于一台燃油车来说,算得上是相当经济了。

不过,硬币总有两面。

速腾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保守”了。

车机导航不够智能,语音识别也常常“听不懂人话”。

车内隔音,胎噪和风噪偶尔会闯入,影响了这份宁静。

与同价位的国产车比起来,速腾在配置上确实显得“寒酸”。

一位车主客观评价:“相较于国产车来说,很寒酸,但绝对够用。”

这句话,道出了不少速腾车主的真实心声。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用在这里或许有些夸张,但“锦上添花”这件事,速腾做得确实不那么热情。

市场上,速腾的销量依旧坚挺。

今年8月,19074辆的成绩,在一汽-大众内部拔得头筹,在整个紧凑型轿车市场也稳居第四。

这说明,它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14.99万-15.89万的价格区间,正好卡在了思域和轩逸这两大竞品的中间,这种定价策略,不得不说,大众玩得是炉火纯青。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定价的艺术,体现了其对市场的深刻洞察。

速腾的用户群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曾经,它是许多年轻人第一辆车的选择,图的是那份新鲜和个性。

而如今,更多的是三十到四十五岁的家庭用户。

他们不再盲目追求潮流,更看重的是“踏实”。

德系车底盘的稳定,维修保养成本相对较低,二手车保值率也不错,这些实在的优势,比那些炫酷的智能座舱、电动化,更能打动他们。

一位车主曾分享:“开车时,我最多听听歌,看看导航。

真正能感受到的,是整车的行驶状态,而不是那些花哨的配置。

够用就好。”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务实消费者的心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们追求的,正是这份宁静与长远。

速腾3000万,稳如泰山背后?新能源时代它还能扛多久?-有驾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速腾却依然坚守着纯燃油动力。

2025年,新能源车在紧凑型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攀升,速腾的这一选择,与大趋势似乎有些背道而驰。

大众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速腾作为首款销量破三千万的德系车型,其历史地位毋庸置疑。

然而,近年来,它在技术革新上显得有些滞后,未能及时跟上Hybrid(混合动力)系统的步伐,车联网功能也相对落后,甚至连远程升级都无法实现。

在竞争对手方面,与速腾价格相近的合资车型,主要有东风本田思域、广汽本田型格等。

思域主打运动,轩逸侧重舒适经济,而速腾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正如一位车主所言:“现在新能源车到处都是,渗透率都超过四成了,可速腾还是靠油车撑着,动力系统早被说老了,但用户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在意能不能开十年不进修理厂,配件好买,修起来不贵,这才是实在的。”

当今车市,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汹涌而来,速腾却仿佛置身事外,依旧秉持着“开不坏、修不贵、省心”的传统价值观。

市场上总有这样一群消费者,他们不追求最前沿的功能,只希望车辆能够可靠地完成日常通勤,接送孩子,并在长途旅行中提供稳定的表现。

速腾,恰恰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然而,对于那些追求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的年轻消费者而言,速腾的保守策略,可能就显得缺乏吸引力了。

当其他品牌都在积极推进电动化和智能驾驶技术时,速腾的“固守阵地”,是否会让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市场的变化如同奔腾的江水,速腾能否在这股浪潮中找到新的航道,值得我们深思。

99万的起售价,对于一款“老面孔”而言,无疑需要相当的“勇气”。

它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变,但市场却在日新月异。

速腾,这台承载着3000万辆辉煌的“纪念碑”,它还能在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多久的“稳”?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的走向,往往比技术本身更能决定一款车的命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