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前,如果你问豪车有哪些品牌,BBA绝对脱口而出的“标准答案”!
凭借那份来自德国的机械质感与品牌光环,出道百年的BBA在过去二十年里几乎统治了中国豪华车市场,并稳坐全球豪车的第一梯队。一直到2023年,三家合在一起,还在全球 50 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市场里,占有超70%的份额。
但现在时代变了!随着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的快速崛起,BBA筑起的“豪华堡垒”正在从底部开始被撬动。
最明显的就是入门级豪华轿车市场,像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这 “34C” 组合,以前都是妥妥的 “三十万级” 选手,现在终端价格已经下探到20万区间了;就连中大型豪华“56E”市场(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也出现以价换量的趋势。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中国新能源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全面渗透。比如蔚来,首款车上市对标的就是宝马和奔驰;理想刚成立那会儿,推出的好几款增程车,价格都定在30-40万之间,也是奔着分豪华车市场的“蛋糕”去的。
这股崛起的浪潮带来的是:今年上半年,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已经涨到了63.3%。
可以说,从低到高三个档位,入门级和中端豪华车的市场份额,基本已经被国产新能源拿下,仅剩超豪华市场“78S”还算稳固。
但发起总攻的号角,从2023年底也已经开始吹响!
先是比亚迪推出了仰望U8系列,豪华版售价直接干到109.8万元;之后蔚来发布行政旗舰轿ET9,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标BBA的“78S”;去年华为也开始加进来,发布了鸿蒙智行旗下最贵的一款行政级旗舰轿车尊界S800,同样把矛头对准了BBA的超豪华轿车。
而且这些车型不仅在价格上直接叫板BBA,更在市场表现上初露锋芒。蔚来ET9在上市首月销量达835台,直接超越了宝马7系与奥迪A8L;尊界S800更猛,109天就收到了超1.4万台订单,这数量都快赶上BBA“78S”上半年的销量总和了。
这意味着,BBA在超豪华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已出现动摇的痕迹。
所以,国产新能源能否吃掉BBA的市场?从目前来看,答案正在从“不可能”走向“可能”。
只不过实事求是来说,这条路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一方面,大部分国产超豪华车型还没做到销量稳定。就说比亚迪仰望,虽然整个品牌累计销量突破了1万辆,但旗下车型的表现差距很大。比如仰望U7,9月份卖了473辆,而U8只有54辆,U9也才5辆,销量稳定性远不及BBA成熟车型。
另一方面,品牌积淀不足也是国产新能源的短板。超豪华汽车消费一般者更注重品牌历史与传统,而BBA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了,在品牌文化和用户认知上的积累难以被颠覆;反观国产新能源品牌大多成立没几年,想在短时间内打造出跟产品定位匹配的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真没那么容易。
还有就是国际市场拓展乏力。要知道,国际市场表现才是衡量品牌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国产豪华新能源品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国内,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若无法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很难真正取代BBA的地位。
与此同时,BBA也在觉醒,正积极推进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
比如在智能化领域,奥迪跟华为合作,就是为了提升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体验;宝马、奔驰则找了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奔驰更是直接用 “给钱 + 给技术”的方式绑定Momenta,搞长期战略合作;在电动化方面,BBA也在加速推出电动车型,试图依托传统品牌优势夺回市场份额。
所以,这场围绕豪华车市场的战争,注定是一场长期的较量。未来,谁能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更懂中国用户的需求,更快地跟上市场变化,谁就能在“新豪华”的定义里,拿到话语权。
但对中国品牌来说,真正的挑战还不止这些!
如何在吃掉市场的同时,建立起与之匹配的品牌厚度与文化自信?如何在全球舞台上,真正实现从“追赶者”到“超越者”的蜕变?都是下一个十年要跨越的坎儿!
这条道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但也更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