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车+华为智驾=王炸组合?宝骏翻身,老百姓能捡漏?

华为和宝骏的合作,乍一看确实让人意外。 华为智驾过去合作的都是高端品牌,比如问界、阿维塔、岚图,车价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尊界卖到百万级别。

就连还没上市的尚界H5,起步价也要16.98万。 华为乾崑智驾2025年上半年装车量25.5万辆,在豪华智能车市场占比53.2%,这就是“高端技术”的代名词。

亲民车+华为智驾=王炸组合?宝骏翻身,老百姓能捡漏?-有驾

所以华为突然把智驾技术下放到10万元级别的宝骏新车“华境S”,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华为是不是“自降身段”? 事实上,华为这一步背后有明确的商业逻辑。

它不是在掉价,而是在复制手机行业的策略:高端机立口碑,亲民机抢市场。 华为需要规模效应,宝骏背后的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总销量15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80万辆。

这个庞大的基数,对华为来说就是数据金矿,更多车装智驾,更多路况数据,更快算法迭代。

亲民车+华为智驾=王炸组合?宝骏翻身,老百姓能捡漏?-有驾

宝骏也不是“白捡”这个机会。 这品牌曾经辉煌过:2017年年销100多万辆,宝骏510、560都是爆款。 后来销量断崖式下滑,2020年只剩42万辆,到2024年只有4.3万辆。

它试过自救:推新车型RS、RC,装自研的“灵眸智驾”,和大疆合作,都没起色。 这次押宝华为,是真正的背水一战。

华为选择合作,看中的不仅是销量,更是数据。 宝骏的车覆盖地域广、路况复杂、用户驾驶习惯多元,这些数据是训练智驾算法的“燃料”。

华为车BU过去一直亏损,最早年亏100亿,2024年才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开始盈利。 它必须快速提升装机量,摊薄成本,宝骏的亲民路线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

亲民车+华为智驾=王炸组合?宝骏翻身,老百姓能捡漏?-有驾

很多人担心,10万块的车装华为智驾,会不会偷工减料? 或者为了压成本减配安全? 业内观点是:不会。

华为智驾会像英特尔处理器一样分档,高端车用全套功能,亲民车保留核心能力,比如防碰撞、自动跟车。 华为要的是“不管买什么车,有华为智驾就靠谱”的品牌效应,不可能在安全上砸招牌。

宝骏如果能借华为补齐品控、服务、三电短板,结合自己对大众市场的理解,真有翻身可能。 风险也有:如果它只把华为当“贴牌供应商”,自身能力不提升,最后可能透支市场期待。

华为之前赋能的车企,问界销量飙升,阿维塔、深蓝关注度上涨,截至2025年8月,乾崑智驾累计装机量已破100万辆,这说明华为的赋能是有效果的。

亲民车+华为智驾=王炸组合?宝骏翻身,老百姓能捡漏?-有驾

成本下降也是事实。 华为激光雷达发货量超百万台,单位成本降了40%;智驾系统规模化应用后,成本自然摊薄。 余承东去年还说“30万以上车才负担得起智驾”,如今10万级车也能用,证明技术迭代和供应链优化成功了。

华为和宝骏的合作,是“技术普及”和“品牌翻身”的双向需求。 华为要数据、要市场,宝骏要技术、要口碑。 双方目标一致,资源互补,华为出技术,上汽通用五菱出制造能力和亲民车经验。

对消费者来说,没必要纠结“华为掉不掉价”或“宝骏翻不翻身”,关键看车本身:智驾好不好用、价格合不合理、质量过不过关。 如果十几万真能买到靠谱的华为智驾,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