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梓健
我有个同事小张,最近买了辆奥迪Q6L e-tron。听他跟我说,他在选车的时候,基本就是纠结于同价位内的几款豪华纯电SUV。30万到40万这个价位,确实选车选得眼花缭乱,续航啥的都差不多,但看了实车他才明白,Q6L e-tron的感觉挺不一样。说实话,我一开始听这话还挺怀疑,毕竟奥迪以及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的步伐一度被吐槽过慢,甚至有些老气。
但后来我翻了翻笔记,去看看这车的底层架构,蹭蹭蹭,就能把这车的亮点串起来。Q6L e-tron是奥迪首款基于PPE平台的量产电动车,跟大众帝国旗下那些MEB平台玩具不太一样。PPE平台是奥迪和保时捷联手打造的,强调的就是高性能和高效率。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造车界的高铁标准轨,而一般的MEB好比是普通铁路。
这个PPE支持全域800V电压架构,直流快充功率最高能到270kW。根据官方数据,10分钟充电能增加接近294公里续航——这个数据咱们先放着不说,毕竟大环境差别啥的也会影响充电速度。可以想见常规快充情况下,去长途旅行焦虑肯定会小不少。特别是它配有保时捷同款的Bank Charging充电技术,据销售跟我透露,这技术让这车几乎不挑充电桩,平时充电体验会比同级别不少车型更顺畅。
尺寸上,Q6L e-tron比海外版加长了7厘米,上了4884mm长,轴距达2995mm。虽说多了点,但这对后排乘客来说是直接利好。朋友老李就说,他老婆坐后排那叫一个舒服。电池方面,搭的是宁德时代的107kWh三元锂电池,我去看过这块电池的样品(样本少,估算数据),从电池参数上这车续航起码能做到拿下CLTC标准下的752公里。这续航放一线豪华纯电SUV比起来,优势不算小。
续航只是表面。聊到这车,我情不自禁就转到智能驾驶辅助。Q6L e-tron搭载了E³ 1.2电子架构,这让整车信息处理能力上了一个台阶。硬件方面很扎实,配备了32个传感器,特别是两颗激光雷达装在前保险杠两侧,这设计倒让我觉得有点个性。通常激光雷达都是装在车顶或高处,这样视野更开阔。可这次选择隐藏在保险杠的位置,奥迪是为了美观和探测角度,不过缺点也明显——更容易遇到灰尘和剐蹭。销售小刘跟我吐槽说:雷达受损修理动辄上万元,开这车得小心点。奥迪还给激光雷达加装了加热和自清洁功能,像给它穿了个防护衣,但这也说明激光雷达的维护成本不低。
说到华为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硬件合作开发,软件上也结合了华为的乾崑智驾核心,具体表现上风格有点儿稳健保守,不像其他品牌那样激进。变道、超车这类动作要等到明确安全才会执行,这跟我们在凯迪拉克CT5那套半自动辅助系统的体验差不多,但响应会稍慢一些。试驾当天兼顾安全和舒适,这套系统,可有时候在拥堵的城区路况下多了点犹豫,导致驾驶员不得不多参与干预。
另一个细节我有点儿兴奋,Q6L e-tron的智能座舱配置了11.9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中控配了14.5英寸大屏,还搭配了10.9英寸副驾娱乐屏。加上HUD抬头显示,做到了数字化体验的齐活。虽然性能流畅度还有提升空间,像多任务切换偶尔卡顿,我不禁有点嫌麻烦,觉得这几年国产品牌可能在车机这块进步更快。
接下来聊聊实际驾驶感受,我试驾的是后置单电机版本,205kW的最大功率对30多万级别有点猛,百公里加速6.3秒,我亲自感受比大家网上吹牛的指标更接地气。动力输出线性,踩下油门没有啥顿挫感,超车不必多说——特别是在高速路段轻踩油门,推背感十足,开着爽。相比某些同价位品牌纯电SUV那种飘飘然的加速感,Q6L e-tron底盘扎实得多。
这背后,是五连杆独立悬架和可变阻尼悬挂的功劳。你能想象吗,这套悬架居然能处理好各种路面冲击,同事老赵说,开着就像坐船上一样稳,不过开弯不掉头,这车悬架支撑太厚了。说得很形象。我自己感觉,如果说奥迪传统车的底盘是骄傲而自信,那么这辆Q6L e-tron在纯电时代里,依然承袭了这种风骨。
说句实在话,我之前曾以为传统厂商转电动就是换个电池和一堆数字,实际操控没什么亮点。现在看来,这个看法有点大了。技术积累和工艺打磨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操控和悬架调校这一块,是短时间很难追赶上的。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买纯电车的时候,是不是更看续航、配置,反而忽略了这些开起来舒服的细节?还是说,传统车企的这一点优势,对一般用户来说意义不大?毕竟,很多家用用户也不是专业司机。
还有一个我猜测的点(纯属体感,不确定):如果奥迪能在下一版对智能驾驶系统做得更激进点,比如允许更多自动变道,那么这车的市场竞争力会不会更上一层楼?毕竟,低调保守一方面保证安全,另一方面又可能错过一些激进买家的胃口。
再顺便提一句,我翻了下售后反馈,有位修理工透露,虽然激光雷达和传感器复杂,但奥迪的供应链稳定,目前宁德时代电池供应没大问题,这让车主在电池质保和更换上心里踏实不少。毕竟这对保值率影响挺大,我自己简单算过,考虑能卖6年的话,Q6L e-tron的百公里成本和维护费用,比同级别电动车低大约10%(粗略估算)。这小数字加起来也不少。
可问题又来了,车市里快更新,快迭代成常态,奥迪这套稳中求进的打法,是要练好内功,还是容易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势力电车抢了风头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比同价位的宝马iX3、奔驰EQC,Q6L e-tron在续航和智能驾驶都处于稍微领先位置,操控感觉也更像旗舰级别的水准。可售价优惠不断,综合来说挺值得考虑。
最后想说一句,朋友最近开Q6L走了一趟200公里高速,他回来特意发条朋友圈,说:这电车跑长途,和传统奥迪一样安心。这句话,我觉得才是对这款车最大的认可。
你觉得呢?在今天这个电动车汹涌的时代,传统品牌的沉稳和实打实的功能还能撑得多久?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