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SUV市场,智能辅助驾驶已经逐渐从锦上添花的配置变为刚需。纸面参数与宣传视频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用户信任度的,是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近日,一场由行业媒体主导的雨夜挑战测试,将领克900、问界M9和理想L9放在相同的恶劣条件下比拼。面对大雨、低能见度和复杂泊车场景,领克900凭借“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展现了全面的技术实力。
雨夜静止假人测试:识别与制动并重
当车辆在雨夜高速行驶时,突然出现静止行人是最危险的情况之一。测试中,领克900在60公里/小时与70公里/小时速度下,均能迅速锁定假人,并通过HUD与声音发出预警。HUD会先以白色图标提示,随后转为橙色,同时在右下角显示刹车操作建议,使驾驶员能够在辅助下平稳减速。整个制动过程连贯,不会让乘客产生不适感,体现了系统的反应效率与人性化设计。
施工桩避让:复杂环境下的主动响应
比假人测试更具挑战的是施工桩模拟。雨夜条件下,领克900在70公里/小时行驶中,仍能自主识别施工桩并完成避让,不需要驾驶员进行额外操作。其关键优势在于搭载NVIDIA Thor芯片,提供700TOPS算力,配合29个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包括5颗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形成覆盖前后左右的全维感知。凭借这一硬件网络,车辆能够精确识别行人、动物、车辆及各类静态障碍物,并在毫秒级完成决策,保障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驾驶。
雨夜泊车:多场景下的自动化体验
在泊车环节,雨夜环境增加了额外难度。测试选择了侧方位泊车与断头路车位,重点考察系统的路径规划与执行能力。领克900能够快速识别可用车位,自主调整车身姿态并顺利完成泊车,最终位置居中,整个过程显得流畅自然。
更值得关注的是,D2D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使车辆能够从导航起点开始自动行驶,并停入目标车位。即使面临地面道路与地下停车场的衔接,系统也能顺利完成衔接与过渡。同时,增强版记忆泊车辅助功能让驾驶员可以在车外远程操作车辆泊车,结合云端视频流实时监控,保证泊车过程安全可靠。这些功能凸显了智能辅助驾驶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价值。
HUD:信息直观清晰,提升安全感
HUD在智能驾驶交互中扮演关键角色。领克900采用95英寸AR-HUD,覆盖前向三车道,能够在雨夜清晰显示行人、车辆与施工障碍。显示信息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即使在低能见度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可读性。
HUD共提供六种模式,包括AR、极简、多车道、地图、雪地和娱乐模式。不同驾驶场景下,用户可灵活切换。在变道与超车过程中,HUD会自动投射盲区影像,并给出变道预警;当开启转向灯,相邻车道的画面会实时呈现。其分辨率达到1280×640,支持超过1600万色彩,屏幕材质经过优化,即便在强光直射或大雨环境下依旧清晰。此外,HUD还支持投屏娱乐,为长途行驶提供舒适体验。
从假人测试的刹停,到施工桩避让,再到雨夜泊车与HUD体验,领克900的“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在多项挑战中表现稳定。凭借Thor芯片的算力与29个传感器构建的感知网络,系统能够在毫秒级别完成判断,为驾驶提供全面防护。
在极端雨夜环境下,该系统不仅能减轻驾驶者的心理与操作压力,还能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冗余。无论是日常通勤、复杂泊车,还是长途旅行,领克900都能将智能辅助驾驶的价值转化为切实的安全与便利,展现出豪华SUV应有的实力与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