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失控,撞坏天门山999阶天梯护栏,景区回应正在调查

最近,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发生了一件挺让人议论纷纷的事儿。

简单说,就是奇瑞汽车搞了一场活动,想开着他们的新车“风云X3L”爬上天门山那道著名的999级台阶,也就是“天梯”。

这本来是一场想展示车子性能的营销活动,结果场面一度非常尴尬,车没爬上去,反而在半道上倒着滑了下来,一屁股撞坏了旁边的护栏。

奇瑞汽车失控,撞坏天门山999阶天梯护栏,景区回应正在调查-有驾

这事儿一出来,视频和照片就在网上传开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一下子就把奇瑞和天门山景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咱们先得了解一下这个挑战的背景,天门山的天梯可不是一般的路。

它总共有999级台阶,又高又陡,垂直高度差不多有150米,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

坡度非常大,平均都在45度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更陡。

而且山里头湿气大,台阶一年到头都是湿漉漉、滑溜溜的,人走上去都得小心翼翼,更别说开一辆汽车上去了。

所以,当奇瑞宣布要进行这个挑战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挺悬的,既佩服他们的勇气,也捏着一把汗。

事情发生在11月12号中午。

根据现场一些游客拍到的视频来看,那辆白色的奇瑞SUV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爬到一半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停住了,然后开始往后倒。

速度还不慢,眼看着车子失控下滑,最后“哐”的一声,车尾重重地撞在了天梯的护栏上,直接把一段金属护栏给撞断了,形成一个大缺口。

这一下,挑战彻底失败了,车子就那么不上不下地卡在了台阶上,据说停了有两个多小时,场面确实不太好看。

出了这么大的事,奇瑞方面反应也很快,第二天凌晨就发布了一份致歉声明。

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是不是车子动力不行,爬不动了才滑下来的。

但奇瑞的解释却让大家有点意外。

他们说,经过初步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车子本身的发动机或者四驱系统出了问题,而是一个安全措施上的小零件坏了。

奇瑞汽车失控,撞坏天门山999阶天梯护栏,景区回应正在调查-有驾

具体来说,是固定安全防护绳的一个“卸扣”突然脱落了。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在车后面是系了一根很粗的安全绳的,万一车子爬不上去,可以用绳子拽住。

可没想到,固定这根绳子的那个金属扣环自己先坏了,绳子一松,就缠到了车的右后轮上,把轮子给卡住了。

轮子动不了,车子自然就没了动力,只能顺着大斜坡往下滑,最后撞上了护栏。

这个解释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把问题归结于一个意外的设备故障,而不是车辆的核心性能问题。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平息大家的议论,反而引出了更多、更深层次的疑问。

大家开始觉得,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是奇瑞团队在策划和执行这次高风险活动时,考虑得太不周全了。

他们可能想到了车会失败,所以准备了安全绳,但他们没想过安全绳的固定点也会出问题。

这种对细节的疏忽,在一个公开的、备受关注的活动中是相当致命的。

这就像一个高空走钢丝的演员,系了安全带,却没检查绳扣是不是牢固,结果出了事,这责任肯定不能全推给绳扣本身。

更关键的是,公众的焦点很快从“车为什么会滑下来”转移到了“车凭什么能开上去”。

天门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游客都向往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公共资源。

为了一个企业的商业营销活动,就把游客上山的主要通道“天梯”给封锁了,这合不合适?

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说法,因为奇瑞的活动,12号和13号这两天,天梯都不对游客开放,游客只能坐另外的穿山扶梯上去。

奇瑞汽车失控,撞坏天门山999阶天梯护栏,景区回应正在调查-有驾

这一下就让很多专门为了体验爬天梯而来的游客感到非常失望和不满。

大家千里迢迢来到张家界,结果发现最经典的一个体验项目被一个商业活动给占用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于是,网络上的讨论就炸开了锅。

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

风景名胜区是大家共同的财富,不应该成为个别企业用来作秀、博眼球的“私家场地”。

这种为了商业利益而牺牲公众利益的做法,既不尊重游客,也显得对自然景观缺乏敬畏之心。

而且,这次活动不仅影响了游客,还实实在在地对景区设施造成了破坏。

虽然奇瑞承诺会全权负责修复和赔偿,但这种先破坏后修复的行为,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不好的信号。

大家担心,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企业跑到各种名山大川去做类似的极限挑战?

那我们的自然遗产岂不是要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

从奇瑞的角度来看,他们想通过这种极限挑战来证明自己产品的实力,这种营销思路本身可以理解。

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想搞点大新闻,吸引眼球。

在活动开始前,奇瑞的高管还在社交媒体上大力宣传,说挑战天门山有多难,对车辆性能要求有多高,把大家的期待值拉得满满的。

这种“高举高打”的宣传,如果成功了,效果肯定很好,能极大地提升品牌形象。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一旦失败,就会像现在这样,造成反效果,不仅没能证明自己,反而因为准备不足和对公共事务考虑不周而受到批评,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这件事也给所有想搞类似营销活动的企业提了个醒:创意再好,胆子再大,也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社会责任和公众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

营销不能没有底线,更不能凌驾于公共利益和安全法规之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