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补贴对象:纯电动、插混(含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
✅ 补贴标准:分档补贴,续航≥400km的纯电车最高补3万元/辆
✅ 资金规模:第三批补贴资金超200亿元,重点支持公共领域电动化(公交、出租、物流车)
✅ 政策有效期:2025年1月1日-12月31日(或达总量后截止)
1. 补贴标准细化(乘用车)
车型
续航要求
补贴金额
技术附加条件
纯电动车(BEV) ≥400km 2.5万-3万 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
插混(PHEV) 纯电≥100km 1.2万 亏电油耗≤5.0L/100km
燃料电池车(FCEV) 续航≥500km 5万+(地方加码) 电堆功率≥100kW
关键变化:
退坡幅度放缓:2025年补贴比2024年仅降10%(原计划退坡20%),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以旧换新”叠加:报废旧车换购新能源车,额外补贴5000元-1万元(与国补不冲突)。
2. 资金重点投向(第三批200亿分解)
公共领域电动化(60%):公交、出租、环卫、物流车替换(如换电重卡单辆补15万)。
充电基建(20%):高速服务区超充桩(单桩最高补5万)、社区智能有序充电改造。
核心技术攻关(20%):全固态电池、大功率快充(800V)、车规级芯片研发补贴。
地方加码:
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对符合条件车企再补30%-50%(如深圳地补+国补最高可达4.5万/辆)。
3. 企业申报指南(2025年第三批)
申报时间:2025年7月1日-9月30日(逾期视为放弃)。
材料清单:车辆公告目录、销售发票、电池溯源信息、终端用户证明(营运车辆需运营数据)。
拨付流程:申报→省级审核→工信部复核→财政部下达资金(最快2025年Q4到账)。
4. 行业影响预判
销量刺激:政策窗口期或推动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200万辆(中汽协预测)。
技术导向:低端车型(如微型车)补贴减少,倒逼车企升级长续航、快充技术。
供应链受益:宁德时代(高密度电池)、华为(超充方案)、宇通(电动大巴)等龙头优先获利。
政策风向标:国补“回潮”表明国家稳增长决心,2026年后可能转向“碳积分+购置税”长效调控,车企需提前布局技术壁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