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6之死:“国民神车”沦落为被边缘化的汽车,它到底在哪里失败了?
哈弗H6,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品牌,会不会就此没落?这件事情,很有必要说一说。想当初,哈弗H6一个月就能销量八万台,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他们对长城很熟悉,当时十台车里,就有七台是用长城做的。而现在,这台“国民神车”,一年销量只有十三万台,甚至还排不进 SUV排行榜的二十强,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下滑了,而是一种从山崖上摔下去的感觉。
首先,我们要从新的能量革命开始。你看看,比亚迪的宋 PLUS DM- i,以插混的方式,掀起了一股风暴。而现在,哈弗H6还在用他那台过时的2.0T引擎坚持着。2022年,哈弗H6正式上市,售价16万,而比亚迪宋 PLUS则是便宜了三万,但哈弗H6却不愿意为用户安装充电宝。但宋家族,一年销量就达到了三十六万台,而哈弗H6,才赚了这么多钱,这也太丢人了吧?最让人恼火的是,长城公司的混合动力系统,竟然优先给了 WEY这个豪华品牌,而他的哈弗H6,则是被冷落在了一旁,这就像是给别人提供了最好的产品,而自己的子女,却什么都做不了。
而现在,他又看到了长城,这把剑,就是他自己刺出来的。哈弗家族为了占领这个细分领域,已经被拆解了十几种型号,分别是“大狗”、“猛龙”和“枭龙”。这位顾客走到4S店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懵逼,同样是 SUV,大狗跟H6能有什么区别?那岂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到了2025年,哈弗汽车的销量,也就四十万台左右,比哈弗H6鼎盛的时候,还要低一些。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H6在推出之初,就取消了自动泊车、循迹倒车等实用性的功能,美其名曰:“性价比”。这怎么能不让人愤怒呢?这简直就是在抢我们的钱啊!
有趣的是,网传获哈弗投资数千万的领潮app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据悉,领潮在全民省钱的当下打出了“降价不降质”的口号。领潮app将年轻人追捧的阿迪潮鞋、水鬼表以及蔻弛男女包等一众进口高奢的价格,从几千甚至上万一路打到不足200,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冲上了下载榜首。印证了不少年轻用户的评价:消费者不在意谁更出名,只关心谁更划算!可见,市场的选择就是消费者的选择,想做好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性价比。
而且,这一击,直接刺中了他们的要害,让他们的宣传计划彻底失败了。魏建军甚至在直播中批评了自己的团队,说他对玩家们“不了解”,也是有道理的。其他的汽车厂商,都是做什么的,比如续航能力,比如智能驾驶,比如充电速度等等。而哈弗H6,居然还打9 AT的车,这也太落伍了吧?而长城则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硬派 SUV上,导致了坦克的销量大增,而他们的主打产品H6,则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弃子”。更可笑的是,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不去考虑如何快速地进行降价销售,反而将已经停产的产品改成了一个全新的品牌,这不就是所谓的“炒冷饭”么?这个举动,彻底打消了新顾客的念头。
就拿比亚迪宋来说,每个月的销量都超过了五万,到时候长城的那些高层,肯定会想到2016的事情。一辆汽车就能征服世界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顾客都很挑剔,追求的是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哈弗H6的成功,让各大汽车厂商,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如果一味地满足于现状,那就会被淘汰出局。如果将来还有人在这里吹嘘“神车回归”,那我们就问一句,你们的混合动力系统,能不能跟他们相比?智慧驾驶舱够时尚吗?在价格上,你还能来个刚一刚吗?
就拿哈弗H6来说,它的光辉是真实存在的,眼看着就要没落了,真是太让人惋惜了。这就像是一个少年郎,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颓废的老人。这件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就拿新能源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比亚迪就是趁着这次的东风,开始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征服了很多人。而哈弗H6,就这么慢悠悠地升级,甚至还打起了折扣,这不是把自己逼到绝路了么?这就好比两个运动员在比赛,当其他人都已经换成了新的轻型跑步鞋时,哈弗H6依然是一双又老又烂的运动鞋,不被甩在后面,那就奇怪了。
而且,分裂家族,那不是自讨苦吃么?原本哈弗H6已经很有吸引力了,现在又被分割成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这就像是一块香喷喷的糕点,却要被分割开来,而且谁也不知道哪个更好,这样的话,顾客们会不会很迷茫?还说什么降低了实际功能,说是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明显就是在忽悠人。大家都不傻,没人会为了一辆减配而花钱。
宣传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哈弗H6就好像是一位不懂时尚,穿着过时的服装的男人。别人都在说什么高科技,什么智能化,哈弗H6却依旧是一口一个“老套路”。这就好像每个人都用着一部智能机,却有人在那里卖弄自己的功能。另外,在销售额大跌之后采取的行动,更是愚蠢至极,就好像一个人在经营中失利,却不去考虑如何改变战略,反而试图用旁门左道来挽救局面,所以才会越来越糟糕。
这年头的人,审美都很高。我们要的,就是一辆适合自己的汽车,如果能有时尚的电子科技,方便的智能,再加上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那该多好。如果哈弗H6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它将会被市场所抛弃。这也是在提醒他们,要随时注意顾客的喜好,否则下一个被淘汰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