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相信不少朋友在开车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便空调开足马力,裸露的手臂和脸颊依然能感受到阳光灼热的亲吻,方向盘甚至变得烫手。防晒霜、冰袖、脸基尼、遮阳帘齐上阵,像是进行一场与太阳的艰难对抗。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我们的爱车本身就成为一道坚固的“光盾”,优雅从容地隔绝炎热,实现真正的“防晒自由”?最近,针对全新MG4、比亚迪海豚和小米SU7三款备受关注的电动车型进行的专业防晒隔热测试,就用实实在在的数据给了我们答案:一块优秀的汽车玻璃,其防晒效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防晒≠防黑,隔热才是舒适关键
在深入测评结果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个常见的误区:汽车防晒,绝不仅仅是防止紫外线(UV)让我们晒黑那么简单。紫外线确实是肌肤老化和晒黑的元凶,其隔绝率是衡量防晒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真正让我们在驾驶舱内感受到炎热难耐、皮肤发烫甚至车辆内饰温度飙升的“幕后推手”,其实是太阳光中的红外线(IR)。红外线带来的热量辐射,才是夏季开车舒适度的最大挑战。因此,评判一辆车的防晒能力是否出色,必须双管齐下:既要看它阻隔紫外线的本事,更要考察它隔绝红外线热量的真功夫。
三强对决:紫外线防护谁更全面?
测试首先聚焦于紫外线隔绝能力。结果令人印象深刻:
小米SU7: 以平均 99.20% 的紫外线隔绝率拔得头筹,展现其高端定位下扎实的用料功底。无论是前挡风玻璃、侧窗还是天幕,都能提供近乎完美的紫外线防护,意味着在SU7车内,你基本可以告别防晒霜和冰袖的束缚。
全新MG4: 紧随其后,平均紫外线隔绝率达到 99.10%,表现同样惊艳。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前挡风玻璃、前排侧窗玻璃以及天幕玻璃的紫外线隔绝率均达到 100%,为主副驾驶位乘员提供了顶级的裸露肌肤防护。考虑到其亲民的定位(以材料中提到的预售信息为参考),这样的成绩堪称越级惊喜。
比亚迪海豚: 作为十万元级电动车的代表,海豚在前挡风玻璃和天幕玻璃上的紫外线隔绝率也达到了99%以上的优秀水平。不过,其侧窗和后窗玻璃的防护能力相对普通,导致整体平均隔绝率低于前两者。这意味着海豚车主在阳光强烈的侧向照射时,仍需注意额外的防晒措施。
由此可见,“隔绝紫外线99%”并非虚假宣传,尤其在主流车型的前挡和天幕上普遍能做到。但真正的差距在于 全车玻璃的均衡防护能力。SU7和MG4凭借更全面的覆盖和高水准表现,为乘员构建了更完善的紫外线防护罩。
烈日灼心?红外线隔绝定胜负!
如果说隔绝紫外线是基础,那么对抗红外线带来的热量才是炎夏舒适驾乘的决胜点。测试结果揭示了三车在隔热效能上的显著差异:
小米SU7: 再次领跑,红外线平均隔绝率高达 92.48%。这不仅意味着车内升温更慢,更代表着阳光直射时,皮肤感受到的是温和的暖意而非灼热感。SU7所采用的三层镀银前挡玻璃和UV-IR涂层侧窗玻璃,宛如为全车披上了一层高效、持久的“隐形隔热膜”,极大提升了驾乘舒适度。
全新MG4: 在红外线隔绝方面同样带来了远超预期的表现,平均隔绝率达到 87.76%。在实际体验中,阳光穿透时驾驶者感受到的更多是类似冬日暖阳般的舒适感,而非夏日烈日的炙烤。这得益于MG4装备的双层镀银前挡防晒玻璃和UV-IR涂层前排侧窗防晒玻璃,其技术应用直指更高阶的车型。
比亚迪海豚: 红外线平均隔绝能力为 79.40%,符合其十万元级别车型的主流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其前挡风玻璃的红外线隔绝能力低于60%,这在烈日下可能导致驾驶员面部有明显的灼热感。海豚的优势在于其原厂配备了实用的物理遮阳帘,关闭后能直接隔绝来自顶部的光热辐射,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补充方案。
这些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隔绝红外线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车内“体感温度”的舒适度。 SU7和MG4凭借先进的玻璃技术,显著降低了红外热辐射的侵入,使夏日行车更加清凉惬意。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三款车的后侧窗红外隔绝能力普遍优于前侧窗。这源于设计考量:前排需要保证驾驶者清晰的侧方视野,因此侧窗透光率要求更高;而后排侧窗则可以采用透光率较低、隔热更好的隐私玻璃。所以,怕热的乘客,后排或许是更“凉爽”的选择!
技术解码:清凉背后的硬实力
数据差异的背后,是汽车玻璃技术的直接较量:
小米SU7: 作为三十万级的标杆,其玻璃配置可谓“武装到牙齿”。三层镀银前挡玻璃是其核心武器,每层仅0.3mm厚的镀银膜能高效反射紫外线和红外线。侧窗和天幕同样应用了UV-IR涂层或镀银技术,形成一套系统性的防晒隔热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了后期贴膜的必要性。
全新MG4: 展现了令人惊喜的“技术下放”。其装备了双层镀银前挡防晒玻璃,有效阻隔光热;前排UV-IR涂层侧窗防晒玻璃,针对性保护前排乘员;后排隐私玻璃则兼顾隔热与私密性。这种配置组合,使其防晒隔热能力直逼价格数倍于己的高端车型,性价比优势突出。
比亚迪海豚: 采用了更为经济的方案:普通双层夹胶前挡玻璃和单层侧窗玻璃,主要依靠玻璃本身的厚度和材质提供基础防护。其亮点在于标配了物理遮阳帘,通过物理遮挡的方式直接隔绝天幕的热量,在成本控制和实用性上找到了平衡点。
可见,SU7和MG4代表了通过材料科学与镀层/涂层技术提升玻璃原生防晒隔热性能的先进路径,带来更持久、更省心(无需频繁操作遮阳帘)的清凉体验。而海豚的物理遮阳帘则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补充手段。
夏日选车秘籍:优雅防晒,按需选择
这场烈日下的玻璃“护盾”之战,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夏日选车思路:
追求顶级舒适,预算充足: 小米SU7 无疑是目前防晒隔热技术的标杆。三层镀银玻璃带来的极致防护,让你在炎炎夏日也能享受近乎“无感”的阳光,高端体验物有所值。
注重极致性价比,预算有限: 全新MG4 的表现堪称惊艳。它以远低于SU7的价位,提供了接近高端车型的防晒隔热能力(双层镀银前挡+UV-IR涂层前排侧窗+后排隐私玻璃+物理遮阳帘),是精打细算又不想妥协夏日舒适度的消费者的理想之选。其均衡且突出的防晒表现,也让人对其整体产品力充满信心。
实用至上,善用配置: 比亚迪海豚 代表了十万元级的主流水平。虽然原生玻璃的隔绝能力相对普通,但其原厂物理遮阳帘是一个非常务实且有效的配置。海豚车主只要记得在烈日下及时拉上遮阳帘,就能有效改善头顶的炙热感,结合侧窗防晒措施,也能获得不错的清凉体验。
下次当你坐进一辆车,面对炽热的阳光感到犹豫时,不妨先摸摸车窗玻璃的温度——滚烫的触感不会说谎。而经过这场专业的防晒隔热实测,答案已然清晰:汽车玻璃,早已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屏障,更成为了科技赋能舒适驾乘的关键一环。无论是SU7尖端科技的从容,MG4越级配置的诚意,还是海豚实用主义的智慧,都为我们提供了对抗炎夏的有力武器。根据你的预算和需求,选择那辆能为你撑起最强“光盾”的伙伴,让清凉与舒适,伴随每一次夏日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