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两天下班,楼下老叶扯着嗓子说了句:“现在路上这广告多,方盒子车越来越像面包车了!”说归说,他在停车位瞥见邻居家的钛3,还是绕圈瞅了两眼。确实,最近一年,硬派造型的SUV在家门口、公司地库、甚至小区旁边那家超市门口,蹭地就多了起来。这种方盒子外形,很早北京BJ212那时候就有,只是如今又赶上新能源风头,越野、混合技术、个性外观,全搅在一起了。
这礼拜,小区车主群里沸腾了一阵,谁家刚提的iCAR V23一到货,五六个人围在地下车库畅聊新车,说那什么前脸灯带看着像“悍马的小表弟”,但座椅有点硬,尤其冬天北方坐着有点嗖冷。有师傅插嘴:“这个配置,听说还有个远程APP,钥匙忘家里也能开锁,比我当年修的BJ40强。就是前两天有个顾客说,V23智能功能多,毛病也细碎。”
不过销量榜上每周变化快。钛3这阵子没拿头名,但据销售说,周销快摸到2000:“好有一阵子没人问新车轮胎咋选,都是问中控屏兼容啥地图。”捷途旅行者和北京BJ30这些传统内燃车,依旧在榜单中扎稳,工地上的哥们都说越野还是信得过老机器。但豹5、哈弗猛龙这种带点混动技术的新货,已经有人专门开去海边扎营,发动机拖着电机,一路没啥压力,听说在潮湿地带电控系统比全油车更妥当。
前几天厂里售后有个八卦,说坦克300新能源插混版,有群友在西北公路试过,灌了一晚上电,油耗下得可快。可班头吐槽:“这车修底盘费时,新能源系统还不如传统燃油省事。”不过周销量还是稳在第11名附近。宝骏悦也Plus上个月来台新的,车身小巧一点,师傅说两口子上班接娃方便,“后备箱也不算小,盒子形状装箱就是利索。”
山海T1、T2也混进榜里,竞价拼得狠,价格是杀下来但配置没拉满。有车友群里发照片,说轮胎胎噪大点,适合开山路,城里可能觉得底盘硬。哈弗二代大狗有人用来送快递,四驱还真派上用场,就是油门头段有点迟缓,按技师口头禅:“能买能修,别挑毛。”
往后数,二十名以后,像豹8、小区里老陈家新提的那辆,说是刚下沙漠实验回来,底盘升降据说一键生效,但调试没几天,电气系统报警一次,小厂售后搓了半天才搞定。有哈弗H9老司机说过,这种大盒子越野,油耗是真的狠,半箱下北京-承德一趟用掉一千多块。福特烈马、212 T01那类美式或老干部风,城里见得少,主要是追复古情怀的主儿买。深蓝G318、iCAR 03还在销售爬坡期,新能源车友常吐槽悬架没燃油车厚实,但智能驾驶比老款BJ80方便太多。
仰望U8、猛士917这些高端玩意,谁见都说有“面子”,可贵得离谱,师傅私下说:“你不怕修不起,随便买。”还有老北京BJ80,一老街坊上月选的,跑到维保店问能不能改混动,技师摇头,“老底子不合适,新能源套不进去。”
这两天朋友圈刷屏,新提豹5的女同事晒照,说副驾化妆镜带照明,是冷门小功能,通勤早上用得着。售后群里嘘寒问暖,聊着电池组夏天如何降温,有人提到豹5底盘防腐做得不如BJ30扎实。冷不丁有个旧车主发了张二手哈弗大狗的里程照片,冲到八万公里,座椅却还没塌陷,让人佩服皮质选料。
最后小区师傅端茶时又唠叨,“这年头买方盒子,油电都得考虑,想修方便还得扭扭车友群,啥毛病头一时间不一定找得到。”等哪天豹8开进小镇的泥路里,估计又有新一轮趣事冒出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