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

7万块钱,有啥不能实现的?你要是觉得买个车得砸下20万起步,那真是“月球人”思维了。如今这年头,6、7万买辆家用小轿车,不说甩别人一条街,至少能让全家人坐得舒服点,娃有座、菜有地放。四代长安逸动带着一身新装备“杀”到市面,网上有人说值得买,有人撇嘴不屑,还有人摁住钱包搓手“再看看”。这款让千家万户心痒痒的新车,到底有啥魔力?今儿咱就跟你掰扯掰扯这个“国产小老弟”逸动到底是个啥水平。咱不说虚的,直接怼到底,看看这7万块,花得值不值!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话说,现在买车这事可不像以前“有点钱就去4S店溜一圈”,现在是手机一刷,各种声音满天飞——真香,有人喊;不靠谱,有人怼。你要是迷信德系、日系那一套,轩逸、朗逸、卡罗拉分分钟能让你花多几万,得到一份“传说的舒适”。但心里都明白,现在“合资老三样”降价比蔬菜摊还狠,7万块落地都能选新车。

偏偏这长安逸动不声不响间也混成了“月销万辆”的大户,廉价不代表低端,配置高、动力足、造型还年轻,搞得同价合资都要搔搔后脑门。新一代逸动都升级到大屏、液晶仪表、座椅通风加热,感觉跟新能源车一个全面,但就这价格,还能剩下万把块零钱,足够媳妇再买个手包。问题来了,新和旧到底该选哪一个?你是得追新潮,还是看性价比坐享其成?这争议啊,比抢红包还刺激。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把这层层抠一抠,咱就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盘道买车嘛,谁不是先看配置。26款四代1.5T劲享型和25款1.5T尊贵型,价格都在7万上下,一个刚出炉的“小鲜肉”,一个老牌“扛把子”。不管哪个版本,车身空间、动力系统都是主流水平,后排空间那叫一个够,接孩子去超市带仨人不费劲。大屏幕、互联系统、通风加热座椅这些玩意儿,好像一下子把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但底盘还是熟悉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老三样,虽然调校上比以前更细腻,过减速带不颠,铺装路面稳如老狗,就是遇见大坑洼会有点“东北老汉推车”式的晃悠,没法和20万“德味”比拼。但话又说回来,7万块钱,要求它“人车合一”,那是做梦。动力上,新款1.5T发动机+7速湿式双离合,零百加速8秒多,不仅能陪你轰到高速,还能稳稳节油,两头都不耽误。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老司机顺手一查,别家同级合资车还在1.5L自吸徘徊,动力弱、配置低不说,价格还没它美。普通人选车时,考虑的不就是这些?7万块省下来的钱可以买点实实在在的幸福,家里能多吃两顿烧烤,生活不就美滋滋。

买车,谁还不是被朋友圈种过草?有些声音就不那么好听了。“国产燃油车?不行,还是得买日系、德系那些,耐用!”、“逸动终归不是轩逸那么舒适。”、“底盘还是没朗逸那么‘讲究’!”这些老派观念还真不是胡说,毕竟底盘调校、舒适度这些指标,逸动确实比不上合资里的典范。比如轩逸的座椅软软乎乎,开长途都不带腰疼,而逸动偏硬;卡罗拉的油耗咋跑都低,开着就是“不给加油站送钱”;朗逸就不用说了,德味底盘一直是宣传利器。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新逸动用上大屏、液晶仪表这些玩意儿,确实讨彩,但市面不少人质疑它“塑料感重”,质地一般,时间久了怕掉档次,还有人担心“国产车稳定性堪忧,开几年就掉链子”。别以为这些声音都是喷子,实际上很多老百姓、车圈老炮还真就把逸动视为“备选”,但心里头总纠结这点,怕开几年之后维修费用突飞猛进。

而且最坑的一点,很多人上一代逸动还在用,购车周期长,心里总在想新款值不值得那份溢价?更何况市面上不只有逸动,传祺、艾瑞泽也都跃跃欲试,合资降价更是搅得人心神不宁。这种假性平静里,大家表面“很好奇”,内心却没下定决心,或许这就是如今买车的最大迷局。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但车友圈有句话“国产车三年一变脸,合资车十年扛得住。”这话说得有点冲,但却道出逸动最大杀手锏——更新快、配置高、动力强。最新四代逸动这波更新,10.25英寸液晶仪表和14.6英寸横置大屏,跟新能源小鹏、比亚迪那一挂,都有得拼。天枢OS系统和手机互联也让科技范儿直线上升,满足了年轻用户的全部幻想,仿佛上一秒还在刷抖音,下一秒就在车里用地图导航了。

最炸裂的是那台全新1.5T发动机,500Bar直喷压力,直接从实验室端上了餐桌,8秒多的加速让你随时可以“和出租车斗一斗”。跟那些还在用老掉牙自吸的合资车比,逸动跑得快、省油还不吵,哪怕下班堵车也不至于让你怀疑人生。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这时问题来了合资降价,国产涨配置,用户到底该选哪个?你看四代逸动,价格没高多少,就能给你“全活”,谁不心动?甚至有人戏言“逸动这配置,是在逼合资去拆门板找牙!”摆明了给你实惠,动力、配置、颜值是真的到位。你要面子,买E级、5系随你,可心里清楚,逸动这种能满足95%普通家庭刚需,才叫做“用车的真谛”。

看着每个月上万台的销量,市面认可度杠杠的。你要说以前国产不行,现在逸动这些家用轿车早就把“低质感”甩进了黄河。有知乎大神甚至统计“国产轿车头部品牌的售后满意度已追平或超越合资”。这一刀砍下去,老观念们怕是得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了!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可生活哪有绝对的完美?表面上逸动风光无限,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不可忽略的坑。比如底盘结构——依旧后扭力梁,调校虽好但走烂路总归不如多连杆省心。再说新车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老款大幅降价,让持币观望党不停纠结“买新款,怕过两月又降价;买老款,又担心过时。”分歧越来越深,价格战、配置战打到反倒让消费者难以抉择。

有些人甚至质疑长安后续稳定性,毕竟以前国产轿车偶尔爆出小毛病,心里还是没底。互联网车机虽时髦,但实用性参差,有人说用着闪退、有时候系统卡顿,体验难言完美。还有个人人都头大的“保值率”,国产车向来二手残值不高,转手亏钱比合资严重,这也是很多现实主义者拿来怼的铁证。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配置虽然拉满了,但这也容易让小毛病变多。你想啊,功能越多,“掉链子”概率不就得蹭蹭上涨?智能车机、座椅加热、通风这些说起来香,真遇上了冬天不热、夏天不凉你该找谁哭诉?再说发动机,高压直喷带来的动力固然够劲,但后期保养麻烦、油品要求高,这都考验着“用车耐心”。

最后还有一个绝对分歧买车到底是图省心还是图配置?有人一口咬定“我就要买就开的本质”,而有人念叨,“多给点花样才是性价比”。一边是新老款在价格、体验和未来趋势上的拉扯,一边是合资品牌“疯狂甩价”让你左右为难。这场争论没完没了,和解几乎无望。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七万出头买啥不香?逸动这小车吧,其实真算得上有诚意,什么配置、动力都给你拉得满满当当,跑市区、拉家带口没毛病。那些说“国产扛不住”的老把式也该多看看现在的新潮玩法了。新老款之间纠结?不妨问问自己是图新鲜还是省钱。合资降价狠,国产拉配置,消费者心里跟猫抓似的,真是服了!现如今买车都像在赌明天,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保准一定赚。买不买逸动,真得靠自己掂量;看配置、比动力、想颜值,逸动也算是燃油家轿里的不亏选择。至于舒适、底盘那些小讲究,你要是非挑剔,那就忍忍,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可别把7万块用出20万的幻觉。

到底是“就这价格,还挑三拣四”的实用主义占上风,还是“谁说低价就都是将就”的品质控能赢?四代逸动这波冲击,究竟能不能成为国产家轿新标杆?你是更在乎实惠,还是更想要舒适、名气加身?欢迎来评论区,“开撕”你的真实想法——逸动值得买吗?还是贪便宜吃了小亏?谁说了才算?

长安逸动7万起,真的比合资车更值得入手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