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怎么说呢,最近汽车圈出了件挺闹心的事儿。你开的车,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里头都有个关键零件——车规级芯片。这玩意儿过去主要靠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供应,原本这公司是咱们中资企业闻泰科技的。可荷兰那边看着眼红,硬是把这家公司给抢了过去。

抢就抢了吧,更过分的还在后头。

去年开始,荷兰人做了个决定,不给安世半导体在东莞的工厂供应晶圆了。晶圆这东西你可能不太懂,换个说法就是做芯片的原料,就跟做饭得有米一个道理。没了晶圆,东莞那边再先进的设备也得停着干瞪眼。

你猜这一下子影响有多大?全球的汽车厂商都慌了神。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生产线,因为拿不到芯片,直接就停工了。日产那边算了算手里的库存,顶多撑到11月初。其他车企也都提心吊胆的,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库存还能扛多久。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团团转,赶紧出来喊话,说这样下去真要出大乱子。

按理说,荷兰人自己断了供应,应该心里有数才对。可他们倒好,反过来指责中方,说供应链紧张都是咱们的责任。这话说出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自己不给人家原材料,还怪人家没法生产?这是什么道理?

关键时刻,还得咱们自己出手。

11月1号那天,商务部直接放了个大招,宣布对符合条件的车企可以给芯片出口豁免。这一招就像久旱逢甘霖,那些快要断粮的车企总算能喘口气了。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东莞工厂这边也没闲着,马上发公告告诉客户,别慌,我们现在手里的成品加上正在加工的,够你们用到年底甚至更长时间。这话说得挺有底气,也确实稳住了不少人的心。

可荷兰那边又坐不住了。

11月3号,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又整了个幺蛾子,发了封所谓的“不可抗力通知”。他们又把锅甩给东莞工厂,说是因为拿不到东莞那边的供应链监管权,所以没办法按时交货。

这就更离谱了。你自己不给人家晶圆,导致人家没法正常生产,现在又说因为拿不到监管权才交不了货?这前后矛盾得也太明显了吧。再说了,人家东莞工厂现在自己就能保证生产,要你那监管权干嘛?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说白了,荷兘人这是在打别的算盘。

他们一边在全球到处找新的封装合作伙伴,一边急吼吼地要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扩建工厂。还放出话来,说这些新厂大概一年后就能开始供货。

一年?听着挺快,实际上能不能做到还两说着呢。

车规级芯片可不是随便什么工厂都能做的,那质量要求高着呢。新厂就算建好了,光是通过各种认证测试,少说也得半年到一年。况且,这一年的空档期,谁还傻乎乎地等着你?车企们早就去找别的靠谱供应商了。

荷兰人这一顿操作,把原本稳定的供应链搅得稀巴烂。商业合作最讲究的就是诚信,你今天能突然断供,明天谁知道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客户心里能没个疙瘩?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再看看东莞工厂这边,人家压根不慌。

为啥?因为晶圆供应根本不是问题。同样属于闻泰科技的上海鼎泰就能供货,除此之外,国内还有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微电子这些公司,都能稳定提供高质量的晶圆。这些企业的技术早就成熟了,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

荷兰人可能打的主意是,通过这一套组合拳,把安世中国的客户都抢过去。可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样子了。国内从晶圆生产到芯片封装,整条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你想卡脖子?对不起,我们自己就能解决。

现在回过头看这整件事,荷兰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他们先是强行收购了安世半导体,然后又断供晶圆,最后还倒打一耙说是中方的问题。这一套操作下来,把自己的信誉搞得一塌糊涂。那些原本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车企,现在恐怕都在重新考虑供应商的选择了。

更要命的是,这一年的空窗期足够让竞争对手把他们的客户抢光了。半导体行业就是这样,你今天断了货,客户明天就得找别家,不然生产线停了谁负责?等你一年后工厂建好了,人家早就和新供应商合作得好好的了,还会回来找你?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这件事也给全球供应链敲响了警钟。

过去大家觉得,把产业链分散到不同国家,可以降低风险。可荷兰这一波操作证明,如果没有契约精神,没有基本的商业信誉,再完善的全球化布局也会变成风险。企业们现在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找那些更稳定、更可靠的供应商,而不是把命运交给那些可能随时翻脸的合作伙伴。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中国这边的应对就显得很成熟了。商务部该豁免的豁免,东莞工厂该保证的保证,国内供应链该顶上的顶上,整个处理过程既稳又准。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反而让更多国际客户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可靠性。

说到底,商业合作靠的是互惠互利,长期稳定。你今天为了一时的利益搞这些小动作,损失的是长远的市场信任。荷兰人现在承诺的“一年后供货”,到时候究竟有多少客户愿意买账,恐怕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

市场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你怎么对待客户,客户就怎么对待你。荷兰这次的骚操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给竞争对手送了个大礼包。那些原本可能继续合作的客户,现在都在寻找更可靠的替代方案。

最讽刺的是,荷兰人可能以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为所欲为。可他们忘了,技术是会进步的,产业链是可以重建的,而一旦失去的信任,想要重新建立可就难了。

车企芯片危机:荷兰断供晶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驾

现在的情况就是,东莞工厂这边稳如泰山,该生产生产,该供货供货。荷兰那边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是找合作伙伴,又是建新厂,可这些都需要时间。等他们折腾完了,市场格局可能早就变了。

你说荷兰人后悔不后悔?估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原本好好的合作关系,非要搞这些幺蛾子,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就是不守规矩的下场,也给其他想耍小聪明的人提了个醒。

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稳定性比什么都重要。谁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供应,谁就能赢得市场。荷兰这次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试图通过非市场手段垄断资源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那些受影响的车企,以后还会选择和荷兰继续合作吗?面对这种随时可能断供的风险,你要是企业老板,会怎么选择?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