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这一曾经的马路之王,如今正悄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新能源潮水奔涌,市场格局变幻莫测。2025年8月第2周的销量榜,这份看似平淡的数字名单,其实隐藏着一场关于权力、技术与时代变革的激烈较量。
轩逸依然是这场游戏中的常胜将军。4990辆的成绩,使它继续稳坐燃油轿车销冠宝座。为什么?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便宜。经典款终端价已经探底到7.58万元,十来万买台体面、省心、省油的合资轿车,总比对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嘬着手指迟疑来得直接实在。紧随其后的大众朗逸,起售价跌破8万,价格战打得风生水起;而大众速腾1.5T版本上市,更是让人觉得内卷还能再升级。有时候,产品力拼不过价格战,最后拼的就是谁的底裤厚实。
而在SUV界,合资品牌依然死守阵地。看看途观L,这位“德系老将”抛下18%的终端优惠,周销量冲上3600台,表现堪比豪华品牌的割喉大促。丰田锋兰达则在2452辆中挣扎保住尊严,但更高端的RAV4荣放还是只能接受3056辆、榜单第八的果实。豪华品牌也不甘寂寞,奥迪A6L舍得出手,降价15万,近2000台销量暂且保住面子。可是,合资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原本风头无两的凯美瑞本周只卖了两千余辆,直接掉到第19名。在合资品牌们的盛宴中,赢家总归只有那么几家,剩下的只能暗自神伤。
然而,真正令人侧目的,并非这些早已习惯榜单高潮的合资元老。国产品牌正在冲出“重围”,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力量。吉利星越L,一个CX-5、RAV4都曾不放在眼里的选手,单周3027辆,维持在SUV榜前五。它的招牌是24%占比的吉利总销量,一年能干掉16万台,一上市就能四年八十万台。这成绩,不是靠喊口号,更不是靠降价大促,而是CMA新平台、L2级辅助驾驶这样的硬实力。星越L背后的博越L和长安CS75 PLUS,则以相近销量镇守前十。吉利用实打实的产品和配置,对合资品牌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包抄。
可荣光不再的神车哈弗H6,却沦落到谷底。本周销量1000出头,只能在榜单的43名和尘埃做伴。过去那个“见谁干谁、无敌是多么寂寞”的H6,被新能源和合资双线夹击,已是昨日黄花。同样失落的,还有本田CR-V,本周惨淡地呆在第17位。市场新陈代谢之下,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变化的赛道。
真正让合资和国产们都瑟瑟发抖的,则是新能源带来的大扫荡。在小型SUV市场,能破千的只有比亚迪元UP(3038台)、缤越(2160台)和传祺GS3(1135台)这三柱擎天柱。其他传统品牌,甚至跌破了两位数;德系的途铠、探影,已跌至被人遗忘的角落。至于SUV总榜,更是“新能源狂欢夜”——特斯拉Model Y以9300台独孤求败,紧跟的是海狮06新能源和问界M8,燃油车仅有星越L这残部苦苦支撑,显得孤掌难鸣。
轩逸和星越L依靠配置与价格拼杀到最后一刻,哈弗H6却只能在榜单底部“祭奠”自己,这背后其实是燃油车惨淡抗争的宿命。不进则退,降不下价格、上不了配置者,只能落得无人问津。新能源不是洪水猛兽,但它带来的技术焦虑和消费观念改变,深刻改变了燃油车过往的胜利法则。
此刻,燃油车的“尊严”还没有完全终结。有人会为轩逸的低油耗而点赞,有人为星越L的科技配置心动。可谁也不能否认,乱买或盲从的时代正在远去。下一个淘汰的,也许正是今天你还觉得“最稳妥”的车型。市场没有永远的霸主,只剩永远的卷王与价格战、技术创新的马拉松。只留一句话给当下的燃油车主:选车要谨慎,白骨无人埋,王座易主冷。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