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沈晖离开沃尔沃公司,创办了威马这个电动汽车品牌,他提出要制造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智能汽车,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实际,那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开始发展,投资方愿意投入资金,威马总共获得410亿元投资,建了两座工厂,每年研发支出达到数亿元,一时间备受关注。
2020年威马EX5每月能卖出三千台,和蔚来、小鹏、理想一起被称为四小龙,后来疫情出现,供应链断了,电池原料价格猛涨,销量就掉到每月五百台,那时候各家车企都在搞智能化,威马的车机反应很慢,售后服务也拖得久,用户意见很大。
2021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亏损了82亿元,而沈晖本人拿到的年薪是1.26亿元,这让员工和供应商都感到非常不满,大家觉得公司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老板却依然领取高额薪水,公司的技术也没有跟上行业步伐,其他车企已经在使用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等新技术,威马汽车还在沿用旧有系统,用户体验不佳导致销量下滑。
2022年全年销量不到三万台,库存积压严重,三次上市计划全部落空,科创板未通过审核,借壳上市因市场波动受阻,港交所也暂停了进程,资金链彻底断裂,2023年秋季工厂停产,拖欠员工工资约四千万元,供应商欠款超过十七亿元,吉利公司起诉其侵权并索赔六点四亿元,总负债突破二百亿元,净资产仅剩四十亿元,账面已无法平衡。
2024年1月,沈晖在微博上转发了南昌舰下水的消息,IP地址显示他在北京,这条微博下面全是网友追讨债务的留言,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出现过,他的家人早已移民美国,很多人觉得他走的路线和贾跃亭如出一辙,都是提前离开。
法院在今年1月受理了威马的预重整,到3月公布负债情况,资产负债率超过500%,4月宝能系的深圳翔飞宣布投入10亿元接手威马的四个主体,提出要清理库存、恢复生产,到了11月威马APP的部分功能重新上线,但用户反映系统运行卡顿,功能也显得落后,连激光雷达都没有配备,技术水平和主流产品相比差了大约三五年。
2025年9月,威马发布了《供应商白皮书》,提到温州工厂重新开始生产EX5和E5两款车型,计划一年卖出1到2万台,同时准备在泰国建设新工厂,主要面向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威马还提出一系列目标,包括2026年实现10万台销量,2028年推出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到2030年争取销售100万台,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这些规划听起来很有前景,但现实情况是,11月3日威马发布了一张“好事将近”的宣传海报,第二天就撤掉了,这让市场对威马的信任进一步下降。
深圳翔飞公司自己欠下很多债务,百亿后续投资根本没有兑现,产能恢复的速度变得很慢,比亚迪在2024年出口了43万台车,中国电动车整体出口接近590万台,威马汽车几乎没能分到一点份额,沈晖到现在还没回到公司,员工的旧债只还了一部分,车主的售后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债务清算方案说十五万以下用现金还,超过的部分换成信托份额,具体执行情况没人能确定,技术方面没有突破进展,品牌信任已经彻底崩溃,现在恢复生产就像在火山口上盖房子,表面看起来热闹,实际上随时可能倒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