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那公示网站,现在简直比娱乐圈的瓜田还刺激。
昨天刚看完某个新势力吹的牛皮,今天一刷,嘿,老熟人——东风日产轩逸,居然也来凑热闹了。
只不过,人家别的车是脱胎换骨,这哥们儿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穿了件借来的夹克,还忘了把里面的秋衣换掉。
第一眼看过去,确实唬人。
那张黑化处理过的大嘴,配上两道锋利得能割人的大灯,活脱脱就是一台“小天籁”。
日产的设计师估计是想通了,与其费劲巴拉地给每个儿子都设计张新脸,不如直接把大哥的脸复制粘贴,省事,还显得有“家族感”。
这套路,大众玩得最溜,现在看来日产也学到精髓了。
然后你顺着车身往后看,一个让你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出现了——贯穿式尾灯。
嚯,这可是当下的“流量密码”,现在你要是没个贯穿灯,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玩意儿就跟前两年的“玫瑰金”手机一样,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
你说它好看吗?
还行,晚上亮起来确实比以前那两个孤零零的灯泡精神点。
有新意吗?
零。
这就是典型的“交作业式”设计,老师说流行这个,咱就赶紧画一个,及格就行,多一分都怕骄傲。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新款轩逸这次要来真的了?
要从一个买菜大叔摇身一变,成为能蹦迪的帅小伙了?
别急,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你绕到车侧,掏出卷尺一量,长宽高4656×1825×1448,轴距2712毫米。
有没有觉得这串数字很眼熟?
没错,跟现款一模一样,连小数点都没错。
日产的工程师们,愣是在尺寸上,把“不忘初心”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外观上的所有骚动,到这里戛然而止。
它就像一个中年男人,花大价钱置办了一身潮牌,结果一开口,还是那股“多喝热水”的爹味儿。
如果说尺寸不变只是让你觉得有点不对劲,那打开发动机盖的瞬间,你可能会直接笑出声来。
HR16,1.6L,99千瓦。
是的,你没有看错。
这串代码熟得就跟你家楼下的保安大爷一样,亲切是亲切,但你也别指望他能给你表演个后空翻。
在现在这个连买菜车都敢聊“零百加速”的年代,当比亚迪秦PLUS这些插混选手把油耗干到百公里三四个的时候,日产还端出这么一道“祖传”老菜,我都不知道该夸它“经典永流传”,还是该骂它“不思进取”。
这台发动机的优点,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皮实、耐用、省油。
它的可靠性,大概能让你开到孙子辈还能接着开。
可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跟你聊天荒地老?
他们要的是推背感,是红绿灯起步时能秒掉旁边那台车的快感。
你给他们一台外观战斗内心佛系的车,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这就把日产摆在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
这台新款轩逸,它到底想卖给谁?
想卖给年轻人?
年轻人看着这外观可能会心动,但一脚油门下去,那软绵绵的提速,估计能让他们当场把车退了,转头就去隔壁提了台电动车。
想卖给原来那些图省心的中年用户?
他们看着这张过于张扬的脸,可能又会觉得不够稳重,还不如老款来得踏实。
所以你看,这次改款,本质上就是一场瞻前顾后、左右为难的“妥协艺术”。
日产既想抓住年轻人的眼球,又不敢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舒适、省心基本盘。
结果就是造出了这么一个有点拧巴的“缝合怪”。
它用一张2025年的脸,包裹着一颗2015年的心,试图在2025年的市场里,继续收割那些还停留在2015年购车思维的消费者。
这招还灵吗?
我不敢说。
毕竟,“轩逸”这两个字,在中国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种消费惯性。
但时代真的变了,当周围的对手都在用混动、用智能座舱、用更强的动力来“掀桌子”的时候,你光换件衣服,恐怕是镇不住场子了。
所以,这台顶着“天籁脸”的新款轩逸,究竟是能靠着颜值续命,完成一次漂亮的“中年逆袭”,还是会在这场惨烈的市场肉搏中,被后浪们拍在沙滩上?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你,咱们评论区见真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