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本月复产,新股东先行投资10亿元,计划偿还供应商债款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都觉得挺意外的。

咱们都知道,那个曾经也算是风光一时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这两年基本上是销声匿迹了,工厂停工,门店关门,欠了一屁股债,大家都以为它就这么凉了。

可就在前不久,威马的官方公众号突然更新了,发了一份文件,告诉所有人:它要回来了。

这消息一出来,就像平静的湖面扔进一块大石头,马上就议论开了。

威马汽车本月复产,新股东先行投资10亿元,计划偿还供应商债款-有驾

这到底是真的要“复活”,还是最后的挣扎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

这事的起因,是威马公众号发布的一份叫《致供应商白皮书》的东西。

这名字听着挺正式,其实核心内容就几条,但每一条都挺劲爆。

首先,它宣布威马换老板了。

一家叫做“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现在成了威马几家核心公司的新股东和重整投资人。

说白了,就是有人接盘了,而且是经过法院批准的,正儿八经的接盘。

这家新公司接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让威马在温州的那个制造基地重新开工,把以前卖得还不错的EX5和E5这两款车,尽快恢复生产。

听到这,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开什么玩笑?

工厂都停了那么久,工人估计都走光了,供应链也断了,拿什么复产?

更重要的是,威马之前欠了供应商那么多钱,人家还会给你供货吗?

这个问题,新的投资方显然也想到了。

他们在白皮书里承诺,会先期拿出10个亿。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专门用来升级工厂设备、重新打通供应链关系,还有搞一些产品研发。

为了显示诚意,他们还专门组建了一个一百四十多人的团队,来全力支持复工复含。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欠款问题,新东家也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他们把供应商分成了两类:欠款金额在15万以下的,算是“小债主”,承诺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的半年内,把钱全部还清。

这一下子就能稳住一大批小供应商的心。

威马汽车本月复产,新股东先行投资10亿元,计划偿还供应商债款-有驾

而对于那些欠款超过15万的“大债主”,超出15万的部分,就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偿还。

虽然可能拿不回全部的钱,但总比一分钱都要不回来强,也算是有个交代。

这个处理方式,看得出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先解决最容易出问题的小额债务,稳住大局。

除了自己掏钱,这次威马“复活”还有一个重要的靠山,那就是地方政府。

白皮书里特别强调,温州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

你想想,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关系到多少人的就业和地方的税收啊,政府肯定不希望它就这么倒下。

所以,政府承诺会在融资、政策协调、恢复企业信用等方面提供帮助,甚至可能还会有补贴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支持。

有了政府的背书,这件事的可信度就大大增加了,不再是企业自己在唱独角戏。

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新威马还画了一张非常宏大的“未来蓝图”,这个计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5年到2026年的“复兴阶段”。

目标是明年九月份就要把车生产出来,年产销量保底一万辆,争取做到两万辆。

同时,他们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计划在泰国建一个组装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这个思路挺对的,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简直是“血海”,先去海外找点机会,喘口气。

第二阶段是2027年到2028年的“发展阶段”,目标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年销量要达到25万到40万辆,还要准备上市。

最后是2029年到2030年的“跨越阶段”,目标更是惊人,要实现年产100万辆车,年收入达到1200亿元。

这个目标,已经是国内一线车企的水平了。

看到这里,计划听起来是挺完美的,有钱、有政府支持、有宏伟目标。

但是,很多了解情况的人心里还是有个大大的问号:接盘的这家“翔飞”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

威马汽车本月复产,新股东先行投资10亿元,计划偿还供应商债款-有驾

真有这么大的实力吗?

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可能和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资本集团——宝能系有关系。

因为有人查到,“翔飞”公司和宝能汽车集团登记的联系电话和邮箱居然是一样的。

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

因为宝能汽车自己现在也是麻烦缠身,欠着巨额债务,还被列入了失信名单。

一个自身都深陷泥潭的企业,真的有能力去拯救另一个快要沉没的威马吗?

这就引出了最关键的几个现实问题。

首先,钱真的够吗?

先期投入的10个亿,对于烧钱如流水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可能也就是个启动资金。

有消息说,整个威马的重整计划,后续需要的资金可能超过一百亿。

这笔钱从哪里来,对于财务状况并不乐观的宝能系来说,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其次,市场还会接受威马吗?

要知道,威马倒下的这两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小米、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都下场造车了。

威马现在准备复产的EX5和E5,都是好几年前的老车型了,在如今这个产品快速迭代的时代,它们的竞争力还剩下多少?

消费者凭什么会去买一个刚刚“复活”的品牌的过时产品?

品牌的信誉和用户的信任,一旦崩塌,想要重建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总的来看,威马这次宣布复产,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丝波澜,也让那些曾经的威马车主和供应商看到了一线希望。

但是,摆在它面前的困难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更像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豪赌,新东家赌的是能借助政府的支持和威马残存的品牌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无论是资金的持续性、产品的竞争力,还是市场的接受度,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巨大的挑战。

威马的这场“复活记”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只能继续观察,看看这场“最后一搏”能否创造奇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