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20万以内想买台SUV,油耗低、空间大、还不能里程焦虑,有没有推荐的?我直接一句话甩过去:比亚迪唐DM-i不香吗?
这车可真不是吹的,以前觉得它就是个“家用大汉”,稳稳当当拉人拉货。可最近比亚迪又放大招了——新款唐DM-i推出175KM纯电续航版本,置换补贴后16.98万起,这价格一出来,不少原本盯着合资燃油SUV的人,瞬间就“上头”了。你说这波操作狠不狠?合资品牌那边估计都快“天塌了”。
关键是,这不只是个“加量不加价”的简单操作。175KM的纯电续航意味着什么? 多数人日常通勤一天也就30-50公里,这意味着充一次电能用三四天,真正实现“城市用电,长途用油”,油耗还能压到百公里不到6升。这哪是买SUV,简直是请了个“省心管家”回家。
先说外观,唐DM-i这次没大改,但那种大气稳重的调性反而成了优势。前脸大尺寸镀铬格栅配上龙颜设计,晚上那贯穿式LED灯带一亮,“灯厂”虽不是它,但气势一点不输。车身侧面线条流畅,风阻系数控制得不错,看着不笨重。朋友说这车停小区里,邻居老问:“这车得三十多万吧?”——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它真支棱起来了。
但你要说它是“车界网红”吧,它又偏偏靠实力说话。比如内饰,坐进去第一感觉就是:这价位,比亚迪把内饰卷到顶呱呱了。可旋转大屏、皮质座椅、氛围灯这些该有的都有,用料也不抠门,中控台一大片软包,完全不像十几万的车。最绝的是那个“220V电源插座”,我朋友直接带了个小电锅在露营时煮火锅,边吃边感慨:“这哪是SUV,简直是‘床车’PLUS版!”
动力系统这块,唐DM-i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早就名声在外。1.5T发动机+电机的组合,百公里加速8.5秒左右,虽然不算“驾驶玩具”那种暴躁风格,但日常超车轻轻松松,油门一踩,动力随叫随到。重点是平顺,几乎感觉不到换挡顿挫,开起来比很多2.0T的合资SUV还顺。
而且它的智能能量管理很聪明。市区堵车?优先用电,安静又省钱。跑高速?发动机会高效介入,既保证动力又控制油耗。我实测过一次综合路况,百公里油耗5.8L,纯电模式通勤一个月电费不到100块,这燃油经济性,让那些“油老虎”车主看了怕是要“气的蹦起来”。
智能化方面,DiLink车机系统用起来顺手,应用生态丰富,导航、音乐、语音控制都挺灵敏。虽然比不上新势力那种“大冰箱大彩电”的炫技路线,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跑高速不累,堵车也不烦躁。实用性这块,比亚迪拿捏得死死的。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唐DM-i用的是高强度车身框架,标配6气囊,还搭载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经过针刺测试不起火,安全性有口皆碑。三电终身质保的承诺,也让消费者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本田CR-V锐·混动,也算是混动老将了。优点是品牌认知度高,保值率不错,开起来底盘扎实。但缺点也明显:纯电续航才80多公里,基本没法纯电通勤;价格还贵,20万出头只能买到中低配,配置远不如唐DM-i丰富。同样是混动,一个能当电车开,一个还得天天加油,你说谁更“真香”?
再看丰田RAV4荣放双擎,省油是它的标签,油耗也能做到5L左右。但它那套混动系统偏保守,动力输出绵软,开起来没啥激情。内饰更是“老咕噜棒子”级别,塑料感强,车机系统卡顿,智能化几乎为零。你说它是省油,但省到连体验都省了,这算哪门子“国民神车”?
还有个新兴对手——深蓝S7增程版,颜值高、配置猛,纯电续航也有200公里,价格也接近。但它品牌新,服务网点少,三电质保政策也没比亚迪那么硬气。唐DM-i背靠比亚迪大厂,技术积累和服务体系都更稳,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说到底,唐DM-i 175KM版的出现,不只是多了一个配置那么简单。它直接把插混SUV的纯电门槛拉到了175公里,还把价格压进17万内,这操作简直就是对合资燃油SUV的“降维打击”。以前你说买国产车是“退而求其次”,现在?比亚迪让你觉得,不买它才是真正的“劝退”。
空间大、油耗低、配置高、续航长,还能享受绿牌政策,一线城市不限行。这样的SUV,你说它是不是“出片利器”?是不是“装逼利器”?其实都不是,它是那种让你开久了,会忍不住说一句“真香”的务实之选。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唐DM-i,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是你,在唐DM-i、CR-V混动和RAV4双擎之间,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