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落幕,车企宣传该如何把握尺度?
近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和东风柳汽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发布联合声明,这场引发广泛关注的风波终于尘埃落定。回顾整个事件,7月29日理想汽车在i8上市现场播放与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视频中乘龙卡车“惨烈”的碰撞结果与理想i8的完好形成鲜明对比,瞬间引发网友热议,也让乘龙卡车陷入质量质疑的舆论漩涡。
随后,东风柳汽的连续回应和暗讽,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的初步说明,都未能平息这场争议。直到8月6日三方联合声明发布,理想汽车致歉,中国汽研反思,这场闹剧才宣告结束。理想汽车强调测试旨在提升自身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品牌;中国汽研也为信息阐明不及时而致歉。东风柳汽则表示将继续坚守质量方针,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
事实上,类似乘用车撞击卡车的测试并非首次出现。前几年极狐、比亚迪方程豹等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也曾出现小车撞大车的极端测试场景,目的都是展示乘用车安全性能。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车企为吸引消费者,宣传手段五花八门。从外观、智能科技到安全性能展示,无一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但宣传终究只是手段,车辆真实安全性能才是消费者生命的保障。
此次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暴露了汽车行业在宣传与测试中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车企在进行非标准测试并用于宣传时,应充分考虑测试场景的合理性和信息发布的完整性,避免误导消费者和损害其他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检测认证机构需坚守专业准则,确保测试流程和信息发布的科学、准确、透明。
汽车安全测试本是为了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但如果被用作不当竞争和夸大宣传的工具,就违背了其初衷。车企在宣传时,必须把握好尺度,以真实、准确的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而不是靠博眼球的极端测试和夸大宣传来吸引关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