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范可尼贫血(FA)、戈谢病(GD)、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以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等病症的最新治疗或缓解药物信息。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药物信息仅供参考,并非临床用药依据。若涉及相关病症,请务必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1.1 【 羟甲烯龙的作用 】
羟甲烯龙属于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它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异生,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减少钙磷的排泄,并缓解骨髓抑制,进而促进发育、组织新生以及肉芽的形成。此外,该药物还能预防和对抗因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引发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2 【 艾曲泊帕与RP-L102 】
艾曲泊帕,一种口服血小板生成素,是葛兰素史克与Ligand Pharmaceuticals共同研究的成果。诺华公司在美国以其商品名Promacta进行制造和销售,同时在欧盟以Revolade商品名进行销售。此药物主要用于改善某些个体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常作为并发疾病期间的支持治疗。
RP-L102是Rocket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LVV的基因疗法。其治疗流程包括在体外利用CD33+筛选程序对造血干细胞进行筛选和分离,随后通过RP-102进行基因修饰。经过修饰的富含CD34+的造血细胞会被回输至患者体内,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目前,该疗法正在欧盟进行1/2期临床试验研究。
2.1 【 Alglucerase和Elelyso 】
戈谢病的治疗迎来了重大突破,在1991年4月,首个有效治疗药物Alglucerase(Ceredase)获得了FDA的批准。这款药物以人胎盘组织为原料,经过提取和精制,制备出葡糖脑苷脂酶,用于治疗戈谢病。然而,遗憾的是,它已从市场上撤出。
Elelyso(Taliglucerase-α)他利苷酶-alfa,这款由以色列Protalix公司和Pfizer(辉瑞)联合开发的重组葡萄糖脑苷脂酶生物制剂,专为治疗Ⅰ型戈谢病而设计。它不仅是植物细胞表达系统诞生的首个药物,更在美国FDA的严格审批下成为第一种获得批准的植物制剂药。
2.2 【 VPRIV与依利格鲁司特 】
VPRIV(Velaglucerase-α)被称为维葡瑞,是一款专为戈谢病治疗设计的酶替代疗法药物,由Shire公司研发,并经过美国FDA和欧盟EMEA的优先审批,分别于2010年2月26日和2010年8月26日获得批准。它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治疗选择,为戈谢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依利格鲁司特(Cerdelga),由健赞公司(赛诺菲)研发,是一种专为Ⅰ型戈谢病治疗设计的口服药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特异性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2.3 【 Imiglucerase和Miglustat 】
Imiglucerase(商品名Cerezyme),由Genzyme公司制造,是治疗Ⅰ型和Ⅲ型戈谢病的重要药物。作为西利酶(Ceredase)的改良版,伊米苷酶于1994年5月获得FDA批准,并成功取代了Ceredase。
Miglustat(商品名Zavesca),由英国Oxford GlycoSciences研发并由瑞士生物科技企业Actelion销售,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当酶替代疗法对轻度至中度Ⅰ型戈谢病(GD1)患者无效时,此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葡萄糖脑苷脂的形成,这一治疗方法被称为底物还原疗法。
3.1 【 氢化可的松与泼尼松龙 】
对于经典型CAH患者,终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标准治疗方案,其中氢化可的松是首选药物。在青春期,由于皮质醇的代谢率显著增强,因此一些专家建议在此阶段,特别是对于代谢旺盛的患者,应考虑采用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氢化可的松或液体泼尼松龙常被优先考虑,因为它们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皮质醇结构相似,对骨骼生长板的影响相对较小。
3.2 【 地塞米松及氟氢可的松 】
在骨骺闭合后,治疗目标主要转变为预防长期不良的临床特征。考虑到青少年患者的依从性可能较差,且在停止生长后,许多经典型CAH患者会转为长效糖皮质激素治疗。
氟氢可的松是当前唯一可用的盐皮质激素药物,其常用剂量范围为每日0.05至2毫克。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电解质、肾素以及血压水平,以确保剂量调整的合理性。
3.3 【 BBP-631的创新疗法 】
这是BridgeBio制药公司最新宣布的一种AAV基因疗法,旨在治疗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CAH)。经过多项动物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有效且持久地将正常产生激素的肾上腺基因传递至患者体内。通过刺激肾上腺增生,使患者能够自主制造皮质醇和醛固酮,从而恢复体内的激素和类固醇平衡。这一创新治疗方法在目前的市场上尚属首次,且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早期临床数据采集工作。
4.1 【 左旋肉碱的重要功能 】
左旋肉碱,又称左旋肉毒碱,是食物中的一种关键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山羊肉中的含量高达2.1g/kg。人体自身也能合成左旋肉毒碱,成人体内大约含有20克左右,主要分布在心肌和骨骼肌中。1958年,Fritz发现左旋肉毒碱能够加速线粒体对脂肪的代谢速度,从而明确了它在脂肪氧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5.1 【 维生素B12的参与与缺乏 】
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的代谢过程中,维生素B12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参与了将辅因子甲基丙二酰-CoA转化为琥珀酰-CoA的关键步骤。一旦维生素B12的量不足以完成这一转化,未消耗的甲基丙二酰-CoA便会积累,最终引发甲基丙二酸血症。
5.2 【 左旋肉碱及其他新疗法 】
左旋肉碱,在医学领域被称为“左卡尼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运动食品和功能补剂中的成分。全球范围内,这种物质被广泛销售,且所有MMA患者对左旋肉毒碱治疗都表现出反应。此外,左旋肉碱还有助于清除体内的酰基辅酶A,通过转化为可经尿液排出的酰基肉碱,从而在低蛋白饮食中发挥膳食补充剂的作用。
5.3 【 LB-001与HST5040 】
LB-001是LogicBio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单次给药基因组编辑疗法,旨在为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近期公布了一项重大临床试验成果,标志着首次在儿童患者身上进行的基因编辑疗法取得了突破。
HST5040是由HemoShear公司研发的一款药物,旨在降低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和丙酸血症(PA)患者体内积累的有毒代谢物。HST5040作为一种小分子药物,能够轻松分布到患者体内的所有受影响组织,从而在全身范围内发挥作用。
5.4 【 mRNA-3705的探索 】
Moderna公司已成功完成对首位患者的给药,这是在评估其研究性mRNA疗法mRNA-3705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1/2期研究中的重要一步。该疗法针对的是甲基丙二酸血症(MMA),一种通过静脉输注给药的罕见代谢性疾病。研究将探索多达五种不同的给药方案,以确定每种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收集足够的安全性和药理学数据后,将选出最佳剂量,并允许更多患者加入可选择的扩展队列,接受进一步治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