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抛弃你,悄无声息。”
说起思域,当年它可是不少人心里的梦想座驾!
那时候,谁要能开上一辆,绝对是街上最靓的仔!
在大家伙儿的印象里,它就是活力四射的代表,马力强劲,造型也时髦。
就算要攒一阵子钱,凑够十几万,也得把它弄到手。
可今时不同往日,这曾经的“宠儿”也开始大幅度降价求售了!
回想当年的盛景,2020年一年就能售出二十几万台!
到了2022年,路面上跑的思域,加起来都快赶上一百五十万辆了!
眼下呢?
汽车网站上明码标价,新款思域直接让利几万元,身价已然大不如前!
老款车型更是豁出去了,让利幅度更大,七万多就能开回家!
这样的优惠,力度够诱人了吧?
然而,销量却不尽如人意。
今年三月,思域只卖出三千多台,二月更惨淡,仅售出两千多台!
这样的业绩,着实令人唏嘘。
实情是,不只是思域,整个本田品牌近些年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挑战。
2020年,卖出一百六十多万辆,攀上顶峰。
此后,便如同自由落体,一路走低。
一年不如一年。
再看今年年初的几个月,总销量与去年同期一比,又大幅缩水!
照此看来,今年能否突破六十万辆大关,还真不好说。
你问思域降价了依旧不受欢迎,这仅仅是巧合吗?
我认为这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其内在逻辑。
说它有偶然因素,是因为如今的消费者,观念已经转变。
过去觉得开合资车倍儿有面儿,现如今,这种想法逐渐式微。
看看市场上的销售数据,自主品牌车型日益走俏,许多年轻人转而青睐国产品牌。
国产车越来越受追捧,诸如比亚迪、长安、吉利等品牌,无一不是顺风顺水,蒸蒸日上。
说它有内在逻辑,是因为合资车自身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日新月异,它们却墨守成规,竞争力自然江河日下。
以思域为例,早先靠着外形设计、动力性能、品牌效应,红火了多年。
现在呢?
本土品牌车型迎头赶上,同级别车型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举个例子,当下有款国产轿车,价格与思域相仿,但它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更加省油,并且配备了更为先进的智能化配置。
还有一些本土品牌车型,应用了前沿技术,在动力操控方面毫不逊色,内饰的档次感也更高。
可见,选项多了,顾客自然要仔细权衡。
合资车若还想依赖过去的优势,固步自封,恐怕难以奏效。
试想一下,早年间,合资车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可靠的品质以及相对较高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现在呢?
国产车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质量稳步提升,价格也更加亲民。
眼下,部分合资车偷工减料,品质下滑,价格却依然居高不下。
试问,消费者还会继续买单吗?
当下,中国车市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合资车企想要继续坐享其成,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唯有真正读懂消费者的需求,持续创新,方能在这片市场中站稳脚跟。
我们都盼望中国汽车工业日益壮大,也希望合资车企能够调整姿态,真心实意地为消费者打造优质座驾。
只有在充分的竞争中,消费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