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超充开放,保时捷奥迪接入,北美车主快来!

最近,北美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很多人都觉得挺有意思。

一向以高档、血统纯正自居的德国豪华品牌保时捷和奥迪,居然宣布要接入它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特斯拉的充电网络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块大石头,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这是好事,以后开保时捷和奥迪的电动车出门,再也不用为找充电桩发愁了。

特斯拉超充开放,保时捷奥迪接入,北美车主快来!-有驾

也有人觉得奇怪,这两个一向高傲的品牌,怎么就愿意向特斯拉“低头”了呢?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普通车主来说,具体又有哪些影响?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从头到尾给大家说清楚。

首先得承认,这对保时捷和奥迪的车主来说,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特斯拉在北美建的充电桩实在是太多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整个北美地区,特斯拉自己建的超级充电桩已经超过了三万五千个,其中有超过两万三千五百个已经对外开放,也就是说,不管你开的是不是特斯拉,只要符合条件,都能去充电。

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在全国各地,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突然宣布,我们这里也欢迎其他品牌的车来加油了,而且我们的油站数量比其他所有品牌加起来还多。

对于开着保时捷和奥迪电动车的车主来说,以前长途旅行可能得提前规划好路线,仔细查找沿途有没有自己能用的充电桩,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

现在好了,能用的充电桩数量一下子翻了好几倍,覆盖范围也广得多,无论是去城市还是去郊外,找地方充电都变得容易多了,出远门的“里程焦虑”一下子就缓解了不少。

不过,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这个福利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里面还有不少讲究。

咱们先说奥迪,官方明确说了,目前只有三款比较高端的车型可以用特斯拉的超充,分别是轿跑风格的E-Tron GT,还有即将上市的Q6 E-Tron和A6 E-Tron。

特斯拉超充开放,保时捷奥迪接入,北美车主快来!-有驾

反倒是卖得最好、最亲民的入门级车型Q4 E-Tron,这次被排除在外了,官方也没说什么时候能轮到它。

这就让一些车主有点小失落了,毕竟买高端车的车主可能家里不止一辆车,而选择入门级车型的家庭,可能更依赖公共充电桩的便利性。

再看保时捷这边,虽然没有明确说哪款车不能用,但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后续公布的使用细节。

所以,如果你是这两家的车主,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的车到底在不在这次开放的名单里,免得白跑一趟。

好了,就算你的车幸运地在名单上,也别以为就能像特斯拉车主那样,把车开到充电桩前,插上枪就能自动充电了。

在最开始的阶段,保时捷和奥迪的车主想要用上这个超充,过程会稍微麻烦一点。

首先,你不能用保时捷或者奥迪自己的手机APP来启动充电,得另外下载一个特斯拉的官方APP,然后注册一个特斯拉的账户,通过这个APP来扫码、启动和停止充电。

这就有点像你去一个高级餐厅吃饭,却被告知要用隔壁快餐店的APP来点餐和买单,体验上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好在这两个品牌也说了,这只是暂时的,未来几个月内,他们会通过软件升级,把特斯拉的充电功能整合到自家的APP里,到时候就能实现“即插即充”,方便很多。

除了软件上的麻烦,还有一个硬件上的大问题,那就是充电接口不一样。

在美国卖的保时捷和奥迪电动车,用的都是一种叫“CCS”的充电接口,而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用的是它自己独有的“NACS”接口。

这两种接口长得完全不同,就像咱们国内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线一样,根本插不进去。

那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转换头,先把特斯拉的充电枪插到转换头上,再把转换头的另一端插到自己的车上。

特斯拉超充开放,保时捷奥迪接入,北美车主快来!-有驾

这意味着车主得随车带着这么一个东西,充电的时候多了一个步骤,也多了一份遗失或者损坏的风险。

那么,这个关键的转换头,是自己买还是厂家送呢?

这里面的政策就有点复杂了。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新车主,买的是2026款的保时捷Taycan和Macan Electric,或者2025款的奥迪Q6 E-Tron、A6 Sportback E-Tron和E-Tron GT,那么厂家会免费送你一个转换头。

如果你是已经买了2025款保时捷Taycan,或者所有Macan Electric的老车主,也可以免费领一个。

但如果你是其他符合条件车型的车主,那就得自己花钱买了。

同时,对于那些能免费获得转换头的车型,厂家还承诺会通过免费的软件升级,把兼容的特斯拉超充桩位置直接显示在车载导航里,这样找充电桩就不用再掏出手机查了,也算是一个贴心的弥补。

说了这么多车主关心的问题,我们再往深处想一想,为什么保时捷和奥迪这样的大品牌,愿意放下身段,去使用竞争对手的网络呢?

这其实是一场非常现实的商业选择。

对于保时捷和奥迪来说,它们虽然也在努力建自己的充电网络,比如在美国搞的那个叫“Electrify America”的充电网,但无论从充电桩的数量、分布的广度,还是充电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来看,都跟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没法比。

用户的抱怨声越来越大,“充电难”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它们的车子销量。

与其守着自己那个不太好用的摊子,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不如先放下所谓的面子,借用一下对手已经成熟的网络,先把用户的核心痛点解决了再说。

这就像做生意,先把客户服务好,让客户满意,比什么都重要。

特斯拉超充开放,保时捷奥迪接入,北美车主快来!-有驾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这步棋就更妙了。

它开放自己的充电网络,表面上看是帮助了竞争对手,但实际上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它的目的,是想把自家的NACS充电接口,变成整个北美市场的行业标准。

一旦所有车企都开始用它的接口,或者依赖它的网络,那它就掌握了整个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以后,无论是靠充电服务费赚钱,还是通过网络数据产生新的价值,都有无限的可能。

这就好比苹果公司,它的手机系统一旦被大家习惯了,就很难再换别的品牌。

特斯拉正在把它的充电网络,从一个仅仅服务自己车主的配套设施,变成一个能向全行业开放并盈利的平台。

看到这里,我们再把眼光拉回到我们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北美,我们看到的是特斯拉一家独大,其他品牌不得不去适应它的标准。

而在我们国内,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百花齐放、标准统一”的道路。

我们有国家电网这样的“国家队”,有特来电、星星充电这样的民营充电巨头,也有蔚来、小鹏这些汽车厂家自己建的充电站和换电站。

虽然品牌很多,但大家用的都是同一个国家标准(GB/T)的充电接口。

这意味着,你的比亚迪可以去蔚来的充电桩充电,你的小鹏也能用国家电网的桩,大家是互联互通的。

这种开放的模式,避免了一家独大的情况,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最终让咱们普通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有了更多的选择。

所以,当北美的豪华品牌还在为解决充电接口不匹配、需要用转换头而烦恼时,我们国内的车主早就可以开着任何品牌的电动车,在全国绝大多数充电桩上轻松充电了。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顶层设计上,确实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这也正是我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底气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