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新能源车这几年真是越来越猛了?本来我们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想到真就跑进了我们身边的出租车圈子。说实话,一提到出租车,脑子里总会下意识地蹦出一堆老桑塔纳、捷达、夏利啥的,顶多有点“气”的,也就是油改气。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连小米SU7这种本来被当成潮流玩具的高大上车型,也开始上路跑起了出租。说是“出租”,其实场面一点也不输网约车里最贵的那个豪华选项。
全国第一辆小米SU7出租车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它刚一亮相,不仅路人围观,同行司机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很快,网上的骚动变成线下的“鸡飞狗跳”。王师傅每天只花四五十块钱就能把车电充满,相比那些一箱油至少要两三百的车,光成本这块一比就见分晓。更不用说,打电话专门预定这辆小米的客人都排到了下个周末,这一天下来比别的车拉活儿多赚一大截。赚钱的速度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跑百米,自己家孩子还在温习起步姿势。
问题也来了。为什么本来应该欢欣鼓舞的事,行业里却闹得鸡犬不宁?有人直接跳出来举报,说什么“这还叫出租车吗,坐一次得拍视频发朋友圈的那种车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你是来赚辛苦钱的还是炫富来着?”还有人忿忿不平地踢他出司机群,群里已经沦为吐槽会:“你把我们还能干吗?市场让谁卷得安生?”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细细一想,这不就是典型的同行相轻,见不得别人好吗?
设想一下,这次要是王师傅不是开小米SU7,而是自己用私家车改的油老爷车,外壳都快散架了,还会有人盯他眼红他?还是会偷偷给他送茶送水,可劲儿慰问。谭嗣同不是说过吗,“世间事都逃不开‘人人得而诛之’”,只不过现在诛的不是什么罪人,是卷王。科技进步原本是让日子越过越好,怎么到现在反而让大家闹心?是小米SU7有错,还是行业心态出问题了?
人都说,这是“太卷”搅乱了市场。啥叫“卷”?其实就是你的努力、创新变成了别人的压力和负担。本来大家都一样:油气两用,车况一般,生意也都差不多,谁也不用眼红谁。现在新能源车低成本高效率,不但送你半价票,还升级到了大沙发。那边还守着老旧出租不舍得换,这边新能源司机直接一枪冲线甩开一大截,你说眼不眼红吧?有的人换成劲客、轩逸的网约车早就赚麻了,高配车大座椅、车内还有水、消毒纸巾啥的,也没见按下葫芦浮起瓢,咋到小米SU7就是“恶性竞争”了?
咱们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老驾驶员,全靠出租养家糊口,这么卷的形式横空出世,压力是不是瞬间爆表?平时亏点钱还能咬牙顶着,赚钱多的那拨人一现身,难免会觉得“不公平”。其实公平从来不是每个人收益都一样,而是谁能顺应潮流,谁就能分蛋糕。你看智能手机出来的时候,有谁帮着诺基亚吗?反而是一波盖一波。市场从来都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包容和赞赏,古板守旧才是淘汰加速器。
再说所谓的市场恶性竞争。只要遵纪守法,有正规车牌手续,咋就是恶性了?你省了钱、提高了效率、乘客满意,这不正是正常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吗?新能源车能省成本,那本身就是科技红利。为什么高铁来了,大家不说是欺负绿皮火车?因为大家都坐得更快更舒服,只能说有些人还停留在“打工人自认辛苦、理应享受特惠”的那种思维里。不打破壁垒,不接受新方式,最后只能落得被淘汰的下场。
所以我说,新能源出租车的横空出世,是必然也是机会。你可以选择抱怨、举报、排挤,也可以选择学习、适应、甚至也去贷款买一辆SU7来跑。社会的进步,真不是靠拉着别人往后拖的,你使劲拉住人家,还能把车往回拽?真拽回来了,最后大家一起过苦日子,羊毛薅不到了,乘客流失了,整个行业一起回到“车也破、赚也少、乘客也不满意”的老路,那时候才是真的大家都倒霉。
其实别说出租车,哪有哪个行业不卷?外卖小哥在比拼装备更快,餐馆用机器人送菜,快递装无人机,连直播都用上AI,谁不是在升级装备?你要是还指望用打怀旧牌来阻挡技术潮流,那只能是情怀分,不是收益分。今天小米SU7爆火,明天说不定,还有理想、小鹏、极氪这些高性价比的电动车也杀进车队,到时候你还躲得开吗?谁家孩子不是想让妈妈坐上舒服的出租车,谁愿意捱着歪座、后盖露铁皮、半路抛锚、收费还不便宜?
还有人说,新能源虽好,但维护贵、跑远不方便,这其实都是过渡期的问题。油改气不也有排队不便、气罐维护风险?但谁都知道,人骑自行车不如骑摩托,骑摩托当然比走路快。你可以挑刺,但挡不住趋势。只要新能源车推广起来,电池技术、维保服务、充电站点肯定都会升级完善,那个时候你还看得到油气车的影子吗?不会再有那么多人纠结拼成本,反而会比拼服务,比拼谁更体贴。
往深里一点,新能源车跟出租车结合,其实是让整个社会更绿色高效。你看一辆出租一个月得烧多少油?换成电动,连城市空气都会变好点,不是吗?要是有天全城出租都电动化,连公交司机、私家车主也会一步步习惯,别说咱们,还得让下一代人少闻点废气味。环保,这么大的好事,真该被贴上“恶性竞争”的标签吗?不能让行业的惯性,毁了整个大家的进步。
我知道,老出租司机有自己的苦水,有房贷、孩子、车贷,各种压力。可每个人的生活都没那么容易。今天有人靠新能源多赚点,是抓住了机会,明天你用自己的办法再拼回来。行业观念和技术只能往前推,回头路没得选。最怕的就是,眼见新东西来了,自己不想学,还把别人拉下来一起混日子。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挑战和机遇。新能源出租车是挑战,也是开路者的机会。谁能适应变化,谁就能吃到新一波红利。要不然,待着不动只会越来越被边缘。不是别人卷你,是时代卷你。自己不适应变化,怪不得别人。
新能源SU7出租车带来的争议,其实正是行业要变天的前兆。能不能转型,愿不愿意革新,这才是每个人该思考的问题。如果只盯着别人赚钱来气,最后行业和自己都过不好。有本事你也去研究新路子,没本事就低头琢磨怎么转型。等到有一天,人人都跑新能源,行业整体利好,所有司机的收入门槛都上去,那谁还关注你开什么车型?到那时候,“卷”的不是技术和勤奋,而是服务和质量,谁对乘客好,谁就有生意。
结尾还是那句话,别怕卷,怕的是你自己不肯变。“有人骑马有人开车,早晚得跟上队伍”。跟技术斗气,不如跟自己斗一把,节约了钱、服务更好、环境也漂亮。咱们别让守旧的观念拖了大家的后腿,选择跟着潮流走。哪天你自己也开上了一辆新能源高配出租,赚的比别人多的时候,你还会觉得“太卷”吗?
所以,别再骂王师傅开小米SU7不地道,他只是今天把明天带到了我们面前。你要不服,咱也卷起来。吃苦不是本事,顺应趋势才是王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