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尤其是在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家用SUV领域,新车就像下饺子一样,一款接着一款。
这不,现代汽车就带着全新的途胜加入了战局。
车子的照片和一些关键信息刚一放出来,网上和朋友们的聊天群里立马就分成了两派,讨论得那叫一个激烈。
这车就好像自带了两个“考题”,专门考验大家是看重样子还是看重实用。
第一个大家争论不休的,就是它那张特别有个性的前脸。
新款途胜搞了一个“隐藏式日间行车灯”,说白了就是车灯不亮的时候,它和进气格栅融为一体,你压根看不出来那是灯。
可一旦点亮,几道锐利的灯光又会“唰”地一下出现,看着确实挺科幻,挺有未来感的。
喜欢新潮的朋友就觉得,这设计简直太帅了,开出去回头率肯定高。
但是,很多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就提出了疑问,他们觉得这东西中看不中用。
他们的担心很实在:你想想,早上上班高峰期,开车进出隧道,光线突然变暗,你这个灯藏在格栅里,对面的车能第一时间看清楚你吗?
再碰上个下雨起雾的天气,能见度本来就差,这种“隐藏”的设计,辨识度真的能比得上传统那种明明白白的大灯吗?
为了酷炫牺牲了安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个争论的焦点,就更直接了,直接关系到一家人坐得舒不舒服——空间问题。
宣传材料里说全新途胜有2.75米的轴距,还打出了“躺赢”的口号。
这话一出,可把本田CR-V和丰田RAV4的车主们给逗乐了。
他们觉得,自己开的车空间怎么样,那都是经过千家万户长年累月使用考验过的,市场口碑摆在那儿。
你一个新来的,光凭一个轴距数据就敢说“躺赢”?
轴距长是好事,但这就像买房子,建筑面积大,不代表套内实用面积就一定大。
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会不会为了造型牺牲内部空间?
这2.75米的轴距,最后真能变成后排乘客可以轻松跷二郎腿的宽敞空间吗?
别是纸面上看着挺美,人一坐进去,还是觉得憋屈。
你看,这两个问题,一个关乎外在的安全和设计,一个关乎内在的舒适和实用,全都是咱们普通人花十几二十万买车时,最关心、最纠结的地方。
那么,全新途胜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设计和数据,是实打实的真本事,还是只是听着好听的“花架子”?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些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个明白。
先说说这个隐藏式日行灯。
大家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开车上路,安全是第一位的。
但汽车厂商的设计师们也不是光为了好看就啥都不管了。
他们敢这么设计,背后肯定是有技术在撑腰的。
首先,咱们得看一个关键数据,叫“点亮响应时间”。
你开车进隧道时,眼前会突然一黑,需要零点几秒甚至一秒多才能适应。
就在这短短的瞬间,如果对向来车的灯能更快地亮起来,那安全系数无疑会高很多。
传统的日行灯,从接收到信号到完全点亮,大概需要0.2秒。
而全新途胜用的这套LED灯组,点亮时间只需要0.12秒,快了将近一倍。
你可别小看这快出来的0.08秒,在时速比较快的情况下,这点时间差就可能是一个紧急刹车的反应距离。
它就像一个反应敏捷的哨兵,在光线变化的危险时刻,能比别人更快地发出“我在这里”的信号。
其次,就是亮度问题。
有人担心它“藏”起来了会不够亮。
这一点也多虑了。
国家对日间行车灯的亮度是有强制标准的,最低不能低于400cd/m²。
而全新途胜的这个灯,实际测量亮度达到了500cd/m²,比国家标准还要高出一截。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国家规定你唱歌至少要80分贝,而他一张口就是100分贝,声音洪亮得很。
有专业人士在阴雨天做过测试,在100米开外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长度,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途胜独特的灯光形状。
所以说,这个“隐藏式”设计,更多的是在车辆熄火状态下的一种美学设计,一旦点亮,它的安全性能非但没有打折扣,反而因为响应速度更快而有了一定的优势。
接着我们再来深挖一下空间这个“里子”问题。
老话说得好,“轴距决定下限,设计决定上限”。
轴距长只是提供了一个好的底子,但最终空间好不好用,还得看工程师怎么去规划布局。
咱们不听广告,直接看测量出来的实际尺寸。
全新途胜2.75米的轴距,最终转化到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是920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把它最直接的两个竞争对手请出来比一比:本田CR-V的后排腿部空间是880毫米,丰田RAV4荣放是860毫米。
这么一对比就清楚了,途胜比它们长了4到6厘米。
这在寸土寸金的车内空间里,绝对是肉眼可见的差距。
它可能就是你的膝盖从顶着前排座椅靠背,到能留出一拳多距离的区别。
而且,现代这次还解决了很多车主抱怨的一个“隐形坑”——坐垫长度。
有些车为了显得腿部空间大,故意把后排座椅的坐垫做得特别短,你坐上去以后,大腿有很大一部分是悬空的,短途还好,要是开长途,就跟坐小板凳一样难受。
全新途胜的后排坐垫长度做到了520毫米,这个长度足以把一个成年人的大腿从臀部到膝盖弯完整地支撑住。
这才是真正的“坐”车,能让身体得到放松。
当然,它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后排地板中间有个大约12厘米高的凸起,如果后排坐满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乘客的脚就没那么舒服了。
不过老实说,这也是这个级别大部分非纯电驱动SUV的普遍情况,为了给传动系统或者排气管留出位置,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妥协。
总的来看,途胜在后排的乘坐空间和舒适度上,确实拿出了实打实的优势。
看完了这两个核心的争议点,我们再把眼光放宽一点,看看全新途胜在整个市场里的性价比怎么样。
它的定价区间主要瞄准了15万到20万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个价位,你去买CR-V或者RAV4,大概率只能买到配置比较基础的入门版车型。
而途胜是怎么做的呢?
它直接把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作为了标配。
这个功能包含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说白了就是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环路上,车子能帮你自动跟着前车加速减速,并且始终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能极大地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这个实用的配置,在CR-V和RAV4上,你往往需要多花好几万买到中高配车型才能拥有。
现代的这个做法,就像是直接把对手的“王牌”拿过来,放在了自己的“入门牌”里,对于追求实用和科技感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动力方面它也不含糊,燃油版的1.5T发动机有200马力,比RAV4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多了将近30马力,这意味着在市区里起步、超车会感觉更有劲、更轻快。
而它的混动版本,百公里油耗低至5.3升,已经和以省油闻名的丰田混动技术不相上下了,这对天天在城里跑,很在意油钱的消费者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再跟它自家的兄弟ix35相比,途胜的进步就更明显了。
它用了现代最新的平台打造,底盘的悬挂也从ix35那个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的后扭力梁,升级成了更复杂、舒适性更好的后多连杆独立悬挂。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开车过减速带或者走一些烂路的时候,车身的晃动和颠簸会小很多,乘坐体验明显更偏向家用车的舒适定位。
全部评论 (0)